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9月25日

用心浇灌 以爱育人

—— 记省乡村教育名师李镇

○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熊明慧

李镇,男,苗族,1980年生,2018年8月至今任台江县城关二小支部书记、校长。自2000年12月踏上三尺讲台,李镇就把“天道酬勤、厚德载物”这句古训作为自己人生的格言,22年如一日,乐于奉献、勤于学习、严于律己,用实际行动书写了自己立足岗位、不求名利的教师人生。

改革创新提效率

“教学工作中,在对学生循循善诱、认真负责、严格要求的同时,不断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是李镇在教学上的态度。

“能根据学生中客观存在的差异,实施分层次教学和辅导,肯定和鼓励学生中每一点微小的进步和已获得的成绩,使学生从中产生成功的喜悦。”李镇通过这样的方法,使很多差生转变了学习不主动的坏习惯。

据了解,曾经因为一位老师的身体原因,李镇接替了一年的班主任工作。期间,李镇大胆探索德育教育的触发点,关心学生,爱护学生,言传身教。在各任课老师密切配合下,所带的班级干部能力强,班级风气正,学习氛围浓,凝聚力强,考试成绩好,班级考核均居全校第一,被评为校优秀班集体。

为出精品,李镇用心专研教育教学,为了一节教学示范课,曾反复无数次观看专家教学视频,熬了不知多少个通宵。在自己的努力下,终于有了收获。2012年10月在“全县小学数学优质课比赛”中他执教《“6”的乘法口诀》荣获“一等奖”,2018年12月在全省微课比赛中他执教的《热是怎样传递的》获“三等奖”;2012年12月获全县小学毕业班科学教学质量“一等奖”,2016年9月参加全县科学教师技能大赛获“一等奖”,2017年6月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评比中所执教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获“获省级优课”。

师德之魂在于爱

“师德之魂在于‘爱’,爱是师生交往中的黏合剂。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要懂得热爱学生。爱生之心是教育的前提,是教育力量之所在。”李镇始终这样认为。

李镇对特殊困难学生,特别是单亲、身体有残缺、留守儿童等学生,他都会像对学生一辈子负责的精神对待学生,还特意从办公经费中抽出2万多元为残疾学生购买学习用具、助听器、轮椅。

智力很好,下肢瘫痪的学生王贵鸿,李镇经走访得知他的姐姐在台江三小就读时,便马上将他姐姐转学到二小,让班主任跟踪他的学习,每天布置学习任务给姐姐,回家督促王贵鸿参与学习。

在教育资助上,作为一校之长,李镇做到应助尽助,一个都不落,全校959名四类学生的资助落实了;特别困难学生实施了校服、课辅资料费用减免;建档立卡户、移民搬迁户孩子入学开启了绿色通道,上学期完成263户移民搬迁户子女的入学问题,随到随报。

导师引领共发展

一个学校的发展不是校长一人的事,一个班级的进步也不是一个老师所能驾驭的。李镇以“导师引领、同伴互助、共同发展”为宗旨,2019年成立了“贵州省李镇名师工作室”。以课堂教学研究、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为主要方向,开展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工作。

据介绍,工作室成立以来,先后培养成员学员57人(其中成为学科骨干13人),开展集中研讨活动12期,参学教师580余人次,实现了每期成员一节示范课,学员观摩3次课的目标,助推了工作室成员、学员成长,一名名优秀教师涌现出来。工作室成员李明花老师参加省、州优质课比赛均获一等奖;潘忠梅、李建老师获州微课一等奖;熊正荣、潘辉老师获县级优质课一等奖;熊正荣老师被评为州级先进教师;潘辉老师成长为县级名师。李镇本人也成长为高级教师、州名校长、州微课评审专家、省骨干教师、省乡村教育名师、省乡村教育家培养对象。

--> 2022-09-25 —— 记省乡村教育名师李镇 1 1 黔东南日报 c198834.html 1 用心浇灌 以爱育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