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吴啟萍) 金秋时节,在岑巩县天马镇天马村杂交水稻种植基地,金灿灿的果实挂满枝头,收割机来回穿梭,一会就装满了机仓,向田边运输装袋。
据天马村党支部书记田贵菊介绍,今年初,天马村通过党建引领,在村支两委和镇村网格干部群策群力下,充分发挥党员、村民小组长的带头作用,通过火坑会、院坝会和上门走访作动员,村民们纷纷将土地以每年每亩500元租金反租给村级合作社,土地实现“整体打包”后,再倒包给种植大户发展“金种子”产业。
家有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反租倒包”是产业科学化、规模化、效益化发展的先决条件。今年,天马镇在2个水稻种植坝区引进杂交水稻制种产业820亩,通过测产,平均亩产203.9公斤,按照收购价每公斤20元计算,亩产值4078元,总产值达334万元。
“今年我在这里发展杂交水稻制种‘两香优619’110亩,收成很好,明年打算继续搞。”种植大户张军说,为避免水稻交叉授粉,保证生产种子纯度,发展杂交水稻制种产业的土地,必须是利于通风的连片坝区,而且水源条件好,这样生产出的种子才能保证高品质。
职业农民将成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主力军,不断带领其他农户发展产业。
“党建引领,引来的不仅是富民的‘金种子’产业,也使群众萌生了产业振兴的‘金种子’观念,孕育了像‘金种子’一样的职业农民。”天马镇党委书记吴钦明说。
近年来,天马镇立足资源禀赋,在引进发展油茶、烤烟、精品水果、优质稻、辣椒、中药材、百合、杂交水稻制种等产业的同时孕育乡村振兴职业农民86人,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引育”“金种子”乡土人才,助力乡村振兴。
(备注:1亩=0.0667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