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9月27日

县政协创新推动“院坝协商”工作

本报讯(通讯员 周仕玉) “垃圾不及时处理,村民的环保意识还需要提高……”“大家就不应该撑面子、搞攀比,酒席桌数要控制……”日前,在丹寨县政协委员组织开展的“院坝协商”会上,群众为如何做好基层社会治理建设文明村寨积极踊跃发言。这是丹寨县政协开展专题“院坝协商”,促进文明村寨建设的一个缩影。

去年以来,按照有场所、有主体、有设施、有标识、有制度、有流程“六有”标准,丹寨县创造条件在各乡镇(街道)搭建“政协委员之家”、政协委员联络组,并率先在全县14个重点村(社区)设立“院坝协商”议事室,明确至少一名政协委员负责联系指导一个村(社区)开展工作,有效解决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为推动基层民主协商议事工作长效开展和成果落地,丹寨县深入探索了广集民意“定议题”、破解“协商什么”问题,搭建平台“定主体”、破解“谁来协商”问题,因地制宜“定场地”、破解“在哪协商”问题,精准把握“定流程”、破解“如何协商”问题,民主监督“定机制”、破解“成果转化”问题的“五定五破”工作模式,创新推动“院坝协商”议题在一线征集,工作在一线开展,共识在一线形成,问题在一线解决,成效在一线检验,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支持、政协搭台、各方参与、服务群众”的工作新格局。

贵州省政协主席刘晓凯在全省政协“院坝协商”工作座谈会上提出“县级政协要承担起主体责任,组织开展好‘院坝协商’工作,树立自己的‘院坝协商’文明村寨样板”的要求,丹寨县分别在各乡镇(街道)选择一个村作为样板,针对协商内容选取一项或几项在村同时开展“专题‘院坝协商’,促进文明村寨建设”活动。目前,通过“院坝协商”形成的烧茶村操办酒席“红三条、白三条”、排中村“六定三化”规范红白喜事等经验已在全县各村进行推广。

--> 2022-09-27 1 1 黔东南日报 c198964.html 1 县政协创新推动“院坝协商”工作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