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胡世清) 近年来,州红十字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党建工作为引领,全面推进机关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将党建融入工作的各个环节,促进各项工作提质增效。
牢固树立“抓好党建就是最大政绩”理念,把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通过组织全体党员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举办全州红十字系统党员干部培训班邀请州纪委监委派驻第七纪检监察组到会进行全面从严治党专题辅导,党组书记、支部书记上专题党课,定期开展交心谈话,个别谈话、集体谈话等工作方式,着力抓好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的落实,为推进全州红十字会各项工作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创机制,强化廉政文化建设。采取思想引领,州第七纪检监察组与班子之间必谈、一把手与班子之间必谈、班子与分管部门负责人必谈“三必谈”;政治关心,党建扶贫工作联系点必访、红十字项目实施点必访、退休干部必访、干部家属必访“四必访”;以上率下,党组班子及党员干部每年度必须拟写个人党风廉政建设学习计划向组织做出党风廉政建设书面承诺、党组书记每年必须为党员干部上党风廉政课和班子成员必须为支部上一节党课、个人的重大事项必须向组织做出及时性报告、反映出的问题必须向组织做出有关说明、年终必须向组织做出述职述廉书面报告“五必做”;绩效考核,工作计划必问、工作细节必问、工作进度必问、工作失误必问“六必问”的工作机制,强化机关党风廉政文化建设。
主动作为,开展救灾救助。今年6月,我州连续出现特大暴雨。州红十字会认真贯彻落实州委、州政府部署,主动作为,及时筹集价值66.8万元的1050个家庭包等物资送往从江县、榕江县等一线灾区,并组织125人次红十字专职人员和红十字志愿者协助开展群众疏散转移等工作。
抢抓机遇,积极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黔东南自治州“黎从榕”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的实施意见》出台后,州红十字会认真谋划,在内引外联、积极争取支持上下足功夫。班子成员多次专程到省红十字会汇报,对接“桥头堡”政策落实等方面工作,7月1日,省红十字会印发了《贵州省红十字会支持黔东南州“黎从榕”打造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工作措施》,以加大人道项目实施、提升应急救援救护实力、支持开展东南部协作交流合作为主要内容,明确了13项支持工作措施。同时,还积极联络澳门特区红十字会、佛山市红十字会到黔东南州实地考察,就澳门特区红十字会持续帮扶从江县、黎平县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工作明确支持项目,就佛山红十字会支持黔东南签署了《佛山市红十字会与黔东南州红十字会东西部协作框架协议》,“桥头堡”工作迈出了实质性步伐。今年以来,全州红十字系统共筹集款物5200余万元;完成红十字救护员持证培训3052人、公益普及培训6万余人次;争取“博爱家园”项目8个及救助物资800余万元;为巩固我州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贡献了红十字力量。
积极响应,组织技能岗位大练兵。州红十字积极响应州直属机关工委“喜迎二十大·岗位作贡献”活动工作部署,成功举办了有200名干部职工参加的“州直属机关‘喜迎二十大·岗位作贡献’红十字救护员培训暨应急救护技能竞赛”活动,学员们通过“培训+竞赛”的方式掌握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持续发力,为抗击疫情贡献力量。扎实推进“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模范机关”创建工作,携手爱心企业对凯里地区新冠肺炎疫情集中隔离点开展慰问活动,捐赠矿泉水、饮品、面食、鸡蛋等生活物资,把社会的关爱送到一线抗疫工作者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