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9月30日

满眼皆景 锦上添花

凯里市全力打造生态园林城市

262中心花园

本报讯 (通讯员 吴先念 马金) 近年来,为进一步助力凯里市生态文明建设和旅游产业化,凯里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积极探索城市园林绿化发展新思路,强化与住建、交通、水务、文旅等有关部门的协作配合,以“四个强化”高质量推进生态园林建设和“增花添彩”工程,进一步为凯里市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锦上添花,为凯里市旅游产业化增添魅力,为绿色生态宜居生活环境添砖加瓦。

强化特色种植,点亮城市名片。在增花添彩工程中大力推进特色花卉种植,着力打造“月季之城”“花城”等城市亮点和名片。自2015年月季被评选为凯里市市花以后,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在全城主次干道绿化带、公园、广场、街头巷尾先后种植高杆月季11.68万株,并探索了精准控制花期的养护技术,保障每年“五一”“国庆”等重大节假日“花开满城”,创造了高杆月季“覆盖全城、精准开放”两大亮点。同时,广泛种植桂花、樱花、梅花、杜鹃等花乔灌木,各类花卉苗木品种丰富,全城分布、四季争艳。以“随枯随换”的标准,做好时令花卉更换。年更换海棠花、孔雀草等时令花卉60余万盆,让市民体会到出门即见景的惬意和处处是花香的幸福感。

强化项目共建,完善绿化体系。与各职能部门通力协作,推进公园、湿地、绿道等民生实事项目建设,完善城市园林绿化体系,为城市更新增添生态底色。推进小微公园建设,均衡城市公园绿地布局。利用小微绿地、城市拆迁地、边角地等见缝插绿、见空造园,建成玻璃厂休闲广场、永丰广场、262中心花园等13个集生态、休闲、运动、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小微公园。推进城市湿地公园建设,持续优化城市生态绿化空间。建成环金泉湖公园、东湖湿地公园、民族文化园、碧波花诗园等8个集生态、文化、悠闲、景观为一体的湿地公园,正在推进鸭塘河湿地公园等项目建设。推进城市绿道建设,打造绿色生态走廊。在金山大道、凯开大道、阳光大道、滨江路等10余条路段,建成绿量丰满、层次丰富,可骑行、可漫步、可观景的城市绿道107.86公里,使之成为连接公园、景点、居民居住区等片区的绿色生态走廊,构筑了凯里市绿化架构和动脉。

强化资源整合,开展育苗探索。通过开辟苗圃场、扦插育苗、养护实验等方式,创新绿化思路,节约绿化成本。抢抓东西部协作机遇,在三棵树镇平寨村建成月亮湾月季花苗圃基地,项目占地72亩,完成栽植高杆月季10191株,栽植藤本月季20000株。探索绿化苗木培育,利用绿化带修剪的废弃枝条作为插条,开展绿化小苗培育试种工作,2022年,扦插育苗红叶石楠12000余株、四季桂4000余株,为城市绿化用苗做足准备。2021年冬,对大十字环岛、中心城环岛、行政中心周边的海棠花进行修剪、搭架,盖遮阴网、防冻膜,采取定期揭膜通风透气、浇水、松土、施肥等系列措施,40000盆海棠花成功越冬,并于2022年4月发芽、开花。

强化常态管护,共建园林城市。强化绿化日常养护,确保绿植健康有序绿意盎然。以“绿地环境整洁,植物整形优美,苗木长势良好”为养护目标,以浇水、除草、修剪、施肥、病虫害防治为主线,做好绿地日常养护管理,年均完成绿化修剪及垃圾清运300余车次,病虫害防治打药200余车次。以品牌创建为契机,推进园林绿化提质升级。年均补植绿化苗木10余万株。组建应急处置队伍,提升应急抢险处置能力。组建了300余人的园林绿化应急处置队伍,第一时间修复因自然灾害、突发事件造成的绿植损毁,降低绿化损失,同时保障市民安全出行。

在黔东南州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基础上,通过近年通力协作高质量推进生态园林建设,凯里市生态之都,园林之城创建成效显见,据统计,凯里市现有公园绿地有57处,目前,全市建成区绿地率达40.11%,绿化覆盖率达41.5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5.04平方米。先后荣获“中国生态魅力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首批贵州省森林城市”“全国十佳生态文明城市”“贵州省园林城市”等荣誉称号。

(备注:1亩=0.0667公顷)

--> 2022-09-30 满眼皆景 锦上添花 1 1 黔东南日报 c199228.html 1 凯里市全力打造生态园林城市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