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10月15日

孝是一种回报的爱

○ 陈卫卫

九九重阳节,凝聚了中华民族敬老孝亲、爱老助老的民族风范。有位国学大师曾说:“现在的人不懂孝,以为只要能够养活父母,有饭给他们吃,就是孝。殊不知,孝更是一种情感的交流与奉献,是一种回报的爱。”

几天前,我家隔壁的小学生亮亮的奶奶平生第一次“享受”孙子的捶背,却被捶得心里很不是滋味。原来,亮亮学校的老师给学生们布置了一个作业,要求在重阳节前回家开展一次敬老活动,而且必须交上照片为证。

亮亮给奶奶捶背时关照他爸爸:“我要捶了,照相机准备好了没有?”他爸爸连忙举起相机,亮亮冲着镜头摆好姿势,一张拍好后,亮亮检查后觉得不满意,于是再给奶奶捶了一次,又拍了一张,在满意了照片里的表情后,敬老活动随即宣告结束。可奶奶却没觉得自己被“敬”过了,只觉得当了回道具。

孝为百善之首。其实,孝道更在于持之以恒地融入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让孝敬之情细水长流。父母对我们的要求并不高,子女能够常回家看看他们,是父母的最大心愿,一个电话问候,也可以让他们倍感宽慰。

我回想以往,到底做了哪些感恩父母的事情呢?无非是节日里买点东西去看望一下,这些怎能与他们的爱和付出相比呢?我拿出的只是一颗小水滴,他们给予我的却是海洋。我远在外地工作,父母每次知道我要回家时,总像过年一样地把我的房间收拾了一遍又一遍,还从大清早忙到中午,做好了满满一桌的菜。而我回到家里所做的,就是听他们说些早已说过无数遍的家长里短。为此,我还曾不止一次地厌烦过。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懂得了没有谁比父母更期待我的回来,也没有什么事情比回家陪自己的父母更有意义。曾经不止一次,我在心中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可就像著名作家毕淑敏说的那样:“每一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可惜人们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

原来,岁月不等人,时光催人老,尽孝要趁早!从现在开始,对于母亲总愿唠叨的话,我要陪她开心地聊一聊,多让她美一美。对于父亲总爱摆弄的棋,我要陪他着痛快地下几盘,多让他笑一笑。让父母永远带着快乐、满足,过好幸福的每一天。

--> 2022-10-15 1 1 黔东南日报 c199977.html 1 孝是一种回报的爱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