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邓王周
农耕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是推动我国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近年来,随着农村人口大量外出涌入城市,农村村庄成空巢,农村产业发展逐渐薄弱,农耕文化逐渐被淡化,取而代之的是现代的快餐文化和城市工业文化,对农村产业发展、农村文化振兴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我们需要加快发展农村产业与文化振兴的有效融合,挖掘激发乡村文化资源,鼓励推动农村传统农业的传承和发展,让农耕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我们需要鼓励农民群众返乡从事农业,为农村农业文化传承留住根而不是进入博物馆。受到城市文化和现代工业文化的影响,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导致农村农耕文化逐渐势微,农村产业发展可能面临着无人可用、无法实施的窘境。
农村产业跟不上时代发展,存在很多的短板弱项,农村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民从事农业收入低,导致农业发展困难较大。因此需要加大对农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解决农民群众从事农业发展成本高问题,吸引农民群众返乡发展农业,为农村农业发展留住根。鼓励外出人员返乡创业,给予足够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促进传统农业发展壮大。
农耕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延绵不断的历史血脉,是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元素,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农耕文化的时代价值还未得到充分体现,需要不断挖掘和创新发展,让农耕文化在新时代体现出它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要挖掘和创新农耕文化发展,使其与现代文化有效融合,实现农耕文化现代化转型。在农村,不仅要盘活传统农业文化,更要盘活传统农业,充分利用农耕文化与文化旅游相结合,深度打造农文旅产业集群,培育农文旅产业经济增长点,促进农民群众收入,实现共同富裕,为农业文化传承发展注入源源不竭的动力。
农耕文化是历史的追溯,与人类文明相辅相成,需要我们利用节庆、活动、文艺等载体展现农耕文化的时代内涵和历史价值,做可感、可观、可品、可传的农耕文化,让农耕文化拥抱新时代共同发展,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助力文化振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