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杨聃 詹郡) 近年来,麻江县贤昌镇按照“平安是每一个家庭的最大期盼和追求”这一理念,使平安乡镇、平安村寨每一个农户、每一名党员都能为此而默默奉献和付出,促进了全镇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
发挥支部引领,“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模式不断加强。贤昌镇综治中心干部、联系盐山村党员网格员张金贤挨家挨户地通知,网格联户长会议每月至少要召开1次会议,主要安排当前较为紧迫的重大事项。贤昌镇坚持以党支部为基础和核心,采取自上而下的模式逐级推动“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网格建设,以一个村寨为一大网格、十户农户为一个联户体,共同管理、共同监督、共同约束。
发挥好党员示范,实现平安建设与产业发展双推。该镇甲耳村第一书记吴兴益经常到联系服务的甲耳村翁通组走访农户。该片区与黔南州都匀市沙包堡街道相邻,距离都匀市不足5公里,是一个典型的接边村寨,村寨群众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约束成为制约村寨发展、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邻里纠纷、山林纠纷、社会治安事件时有发生,群众对村寨管理的归属感不强。自吴兴益书记联系甲耳村翁通组后,经常入户走访群众,上门宣传党的好政策、传播党的好声音,特别是宣传落实村寨管理“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网格化管理模式。在驻村干部和全寨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翁通组不等不靠、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着重发展精品蔬菜种植,逐步发展成为都匀市的菜园子,户均每年种植售卖蔬菜增加收入3万元以上。
发挥好机制优势,实现党支部引领产业发展,带动农户增收致富。新场村牛皮组村民兴友,今年承包村合作社的蓝莓初见成效。他说:“虽然没有销售多少鲜果,但收入比外出务工要划算得多,还可以照顾家庭。”作为贤昌镇蓝莓反租倒包试点合作社,新场村合作社现有蓝莓1200亩,推动反租倒包试点蓝莓果树4户550亩,合作社采取刀刃向内的模式,把蓝莓树长势较好的反租倒包给农户,长势差的留给村合作社;反租倒包承包蓝莓的农户户均增收5万元。这一试点政策的顺利实施,全赖“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网格化”管理模式的推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