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10月20日

从江:踔厉奋发十年路 教育发展谱新篇

本报讯 (通讯员 李光茜 龙梦前 廖声平) 十年众志成城,十年披荆斩棘。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从江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把教育作为加快全县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工作来抓,促进学前教育向普及普惠发展,义务教育向优质均衡发展,高中教育向多样化发展,职业教育向高水平中职学校发展。2012年到2022年,从江县教育办学条件持续改善,“义教均衡”向“优质均衡”迈进,育人水平持续提升,教育事业提质跃升。

这十年,从江县大力实施全面改薄、学前教育、高中建设、职业教育等教育项目。全县普惠性幼儿园占比达99.62%,学前三年入园率达92.23%;新建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和标准化寄宿制学校87所,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8.67%;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2.08%;县职业技术学校深化教学融合、校企合作,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达80.17%。从江县还整合全县城乡教育资源,做到了资源优化配置,加快校内设施建设,目前全面实现了学生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实质性转变。

2019年之前的大歹教学点坐落于大歹村山脊上,是一栋2层高的破旧小楼房,教学硬件设施差、师资力量弱、学生人数少、家长不支持教育工作等问题成了大歹小学开展教育的最大难题。2019年,澳门出资援建大歹小学。现在的大歹小学坐落于大歹村山腰上,宽敞的教学楼、干净卫生的学生食堂和宿舍、空旷的操场、教学硬件设施齐全、教师上课方式新颖让大歹村的孩子喜欢上学校、热爱学习。大歹小学也成了从江县这十年来乡村教育事业发展的缩影。

大歹小学教师石炳开告诉笔者:以前我们的教学点环境比较差,下雨天教室、宿舍都会漏雨,极不方便。以前的教点没有任何设备,师资也少,一位老师上两个班的课,并且要上多门课程,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也低。建了新学校后,优美的校园环境也吸引了学生,宽大的操场,高大的教学楼,教学设备应有尽有,学生生源多了很多。现在在校生一共有553人,女生302人,大歹村的入学率也达到了100%。

十年前,从江县第一民族中学是从江县唯一的一所高中,二本以上高校录取率仅仅是33.43%;现在从江县第一民族中学、从江县第二民族高级中学齐头并进,让从江教育创出历史新高。全县各小学、初中、职业技术学校也正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办学质量持续向好,社会声誉持续提高。

从江县第一民族中学原校长、党总支书记石跃隆说:“特别是十八大以后,从江一中的变化是非常明显的,一是量的扩大,二是质的提升。前者具体表现为教学楼、实验楼、体育运动场、学生食堂等功能教室的建设,这些都极大地改善了师生教学、学习、生活的条件,保证了教学的需要。质的提升主要体现在东西部协作的帮扶,从江一中学校的管理已经实现精细化、规范化、制度化。教师也变得更加的自信,学生更加地懂规矩。”

十年来,从江县坚持五育并举,围绕“双减”和“管、教、研、学、评”五个方面,全面实施课后服务、教师招引和强师培训计划,深入推进“三名人才”工程,改善学校硬件设施,壮大教师队伍,拓展教育结对帮扶,严格落实控辍保学,狠抓教育研究,持续提升教师教学基本功,教育质量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十年栉风沐雨,十载春华秋实。人民满意是办好教育的最高标准,从江县将抢抓新国发2号文件和《省人民政府支持黔东南州“黎从榕”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的实施意见》历史机遇,紧紧围绕从江教育提质跃升攻坚目标,抓重点、强措施、求实效,以扎实有效的教育行动回应人民群众对从江县教育的新期待、新需求,努力实现全县教育发展水平新跨越。

--> 2022-10-20 1 1 黔东南日报 c200250.html 1 从江:踔厉奋发十年路 教育发展谱新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