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黔东南州振华民族中学 王传清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饮食与健康的关系。日常饮食是保证人体健康的重要环节,重视饮食安全,采取科学合理的饮食方法,不仅可以补充人体日常所需,还可以预防疾病,减少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化学作为一门丰富且有趣的学科,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有许多现象也可以用化学知识来进行解释,因此,研究饮食中蕴含的化学知识很有必要。基于此,本文从化学为切入点,与大家分享一些日常饮食中所蕴含的化学小常识,旨在提高人们对饮食安全的注意。
一、有人说,味精能致癌,这是真的吗?
味精,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而谷氨酸是动植物体内所必需的一种氨基酸,当味精进入胃以后,与胃酸(主要成分是盐酸HCl)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人体所必须的氨基酸,氨基酸可以直接被人体吸收利用,它还有保护大脑机能的作用。因此,味精致癌的说法是毫无科学依据的。值得注意的是,味精不宜遇到碱或者加热太久,否则就容易变性而失去鲜味,味精每人每天摄入量每公斤体重不应超过一百二十毫克,不宜过多。
二、食盐生活小妙用
食盐的主要成分为NaCl(化学名称氯化钠),Na+和CI-在体内起到调节体液的作用,由于人体自身新陈代谢,每天都有一定量的Na+和CI-通过出汗、呼吸等各种途径排出体外,因此需要通过膳食进行补充。正常成人每天氯化钠的需要量和排出量大约为3g~9g。
食盐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可做调味料外,还有以下用途:1.洗头时,在温水中加入少许盐,可以防止脱发;2.用盐水刷牙,可以洁白牙齿;3.盐水漱口,可以缓解咽喉痛;4.盐水洗脚,可以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5.冻肉中加入食盐,可以快速解冻,还能保持肉的鲜嫩;6.油炸食物时,油中先放入少量食盐,可以防止油四溅。
三、醋的生活小妙用
醋的化学名称叫乙酸(分子式为CH3COOH)。醋不仅是一种调味品,而且还有很多用途:
1.坐车坐船前,先饮一杯加醋的温开水,可以减轻症状;2.宰杀鸡鸭时,提前20分钟给鸡鸭灌一点醋,可以提高拔毛效率;3.食醋还可以解酒,因为醋的主要成分是乙酸,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这两种物质在体内会发生酯化反应,从而达到解酒的目的;4.在煮排骨、鸡、鱼时,如果加一点醋,可以使骨中的钙质和磷质被大量溶解在汤中,从而大大提高人体对钙、磷的吸收率。
四、塑料瓶不宜装酱油、醋、酒、油
日常生活中,有些人喜欢用装饮料的塑料瓶盛装酱油、醋、酒、油等,事实上,饮料瓶是用聚乙烯材料制成,国家明确规定塑料矿泉水瓶和饮料瓶都是一次性使用产品,使用这种塑料瓶来装矿泉水、饮料等非脂溶性饮料对人体是无害的,但用它来装植物油、酒,酱油,醋等脂溶性有机物,就会使瓶中的乙烯单体慢慢溶解,瓶子会受到氧化、紫外线等作用而出现老化。长期用来贮存食品,会导致食物变质,若吃进了这种食品,就会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记忆力下降、失眠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导致贫血和其他危及生命的疾病。因此,不宜用塑料瓶装酱油、醋、酒、油等脂溶性物质。
五、荤食后不宜立即饮茶
有些人吃完肉、鸡蛋、鱼等高蛋白质食物后,习惯立即饮茶去油腻,其实,这样做很不好。茶叶中含有大量鞣酸,鞣酸与蛋白质合成具有收敛性的鞣酸蛋白质,这种物质会使肠蠕动减慢,延长粪便在肠道内滞留的时间,不但易造成便秘,而且还会增加有毒物质和致癌物质对肝脏的毒害,造成脂肪肝。
六、胡萝卜不宜生吃
胡萝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B和β胡萝卜素。但维生素A是脂溶性物质,只有溶解在油脂中才能在被人体吸收。所以,吃胡萝卜时最好多放些油在锅中煸炒或与肉同炖。
七、菠菜和豆腐不宜放在一起做菜
菠菜的维生素含量在各种蔬菜中是名列前茅的。但菠菜中含有很多草酸,豆腐中含有大量蛋白质、Ga等营养物质,与菠菜中的草酸相遇就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草酸钙等,会引发各种结石。但菠菜的这个缺点是可以补救的,只要先用热水将菠菜淘一遍,再放入凉水中浸泡20分钟左右,这样一来绝大多数的草酸就浸出来了。
饮食里蕴含的化学知识,有趣又有意义,本文简单介绍了一些生活小常识及其中所蕴含的化学原理,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多多留意,注重饮食安全,合理饮食,拥有健康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