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平县新州镇第二小学 时林艳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逐渐朝着素质教育模式转变,学生的思维意识、综合能力的培养得到更多的重视,而情景教学有着极大的优势。所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认知规律,根据课文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教学情景,营造身临其境的学习氛围,激发出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
一、情景教学及其作用
情景教学模式需要教师创设教学情景,学生在情景中完成实践,并从中获取知识和感悟,让知识真正成为学生思想、能力的一部分,帮助学生完成内化。情景创设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小学生的阅读意愿,还能使他们在细品深究的阅读过程中根据关键词句等信息对文章内容、主题思想等产生更深层次的理解与认识。
二、情景教学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应用策略
1.创设学习情景,准确把握人物形象
情景教学模式的应用第一步就是创设教学情景,引导小学生进入体验的心境,在具体情景中获得感受和思考。同时,教师创设的教学情景应当尽量贴近学生的心理需求,用生动、活泼、趣味化的形式展现情景,让教学内容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想要让教学情景贴近学生的心理需求,教师可以从生活中提取教学情景,立足于生活与学生形成有效互动,拉近小学生与教学情景的距离感。以统编本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为例,这篇课文重点描写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沉着冷静,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其可能还较难准确理解到人物的性格特点。根据课文内容,尝试把握不同人物角色的心理活动,揣摩人物的性格特点,通过对自身神态的控制,以及对语言的合理应用,来将人物角色的本来面目展现出来,与课文所描绘的情景保持一致。这样一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更加深入,学生真实地融入角色之中,能够更准确地把握不同的人物特色。
2.创设学习情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倘若能够在教学之初以恰当情景激发小学生的阅读意愿,必定能够使学生更加积极、踊跃地参与到阅读实践中,为良好阅读效果的获取奠定基础。语言是教师最基础的工具,它生动、具体能够传递教师想要传达的信息,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例如,在教学统编本三年级上册《卖火柴的小女孩》过程中,教师想要创设教学情景可以借助语言来实现,为学生描述小女孩的生活环境:“同学们,在热闹的圣诞节前夜,天空下着鹅毛大雪,人们围着火炉等待新年的到来,窗外小女孩光着脚丫走在寒风凛冽的街道上……”教师通过寥寥数语,为学生创设温暖与寒冷、热闹与孤独的对比情景,引导学生更快进入童话世界。除语言之外,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创设小女孩的故事,将音乐、画面、视频结合呈现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小学生的感官,带领小学生进入卖火柴小女孩的世界。
3.创设学习情景,感知文章的思想精华
教学情景的创设有利于小学生在精读、细读中感受文章主题,是学生领悟文章精髓之所在。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妨为小学生创设良好的阅读情景,使他们能够在精读中更好地感受文章精华之所在,从而对文章主题、作者情感等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与认识。例如,在学习统编本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时,教师可以将北京与当地春节习俗的图画、视频等借助投影的方式展现到课堂上,再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文章的具体内容,让学生在图像、音乐所营造的阅读情景中,不仅仅更好地感知文章传达出的文化意蕴,还能在优美的图像、音乐熏陶下,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优美意境,领会作者的创作情感等。
在新课改背景下,情景教学对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小学语文教师想要小学生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获得更加长远的发展,就必须通过多种方法为其创设良好的学习情景,从而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阅读中,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写作技巧以及作者的创作情感,最终逐步提高语文阅读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