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10月26日

满栽满种 绿色过冬

—— 岑巩县各乡镇扎实开展秋冬种扫描

羊桥乡郑福村群众在周坡百合种植示范基地忙碌情景 (通讯员 姚慧 摄)

○ 通讯员 姚慧 杨东 杨树 高杨

今年来,岑巩县围绕“一坝一策、一坝一方案”,精准布局“一镇一特、一村一品”优势产业,大力推进“稻+菜、稻+菌”等农业套种轮作生产方式,推动坝区产业结构调整,达到“满栽满种、绿色过冬”的目标,进一步实现村集体经济和农户双增收。

羊桥乡:秋冬种完成1.5万亩播种

为扎实有效推进秋冬种,羊桥乡结合各村实际谋划安排秋冬种工作,带领群众增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组织宣传到位。该乡积极做好宣传发动农户种植、技术指导、督促到位等工作,营造良好的氛围。目前,发放宣传资料700余份,悬挂横幅标语15幅,乡农业服务中心接待群众咨询1000余人次。

责任落实到位。对照秋冬种工作安排部署,层层分解目标任务。乡考核办、纪委办采取定期或不定期方式开展督查考核。合理制定秋种技术培训方案,开展技术培训5次,抽调农技人员20余人次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开沟、播种、施肥及防治病虫害,确保高产栽培技术落实到位,为农民群众增产增收打下良好的基础。

目前,该乡共翻犁土地15200亩,油菜育苗120亩,移栽410亩,直播3950亩,共计种植油菜4360亩;种植蔬菜3760亩、绿肥7160亩,顺利完成了秋冬种生产工作。今年,羊桥乡还引进项目发展百合产业500亩,采取“龙头企业+农户”模式,帮助群众增收,笔者在该乡郑福村周坡200亩百合种植示范基地见到群众正在忙碌开展百合种植。

思旸镇:种植订单蔬菜1200余亩

“要种就种别人不一样的,要会观察市场,挖掘消费者需求,今年我们村合作社种植300亩订单西葫芦、保底销售,根本不愁销路。”思旸镇盘街村党支部书记边兴鹏满脸洋溢着笑容。

近日,思旸镇组织全镇12个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副主任到新安村、盘街村和磨寨村,观摩了解西葫芦和羊肚菌等产业情况,互相交流、取长补短,深化村村合作、村村联动。

“要多出去跑,多出去对接,邀请龙头企业进驻我们村,既可以提供技术指导,又可以带动周边老百姓种植。”磨寨村党支部书记杨启磊谈了村级致富门路。

“此次学习不虚此行,受益良多,打开了思路,增长了眼界,扩宽了见识,将以此学习为契机,取长补短,把产业做大做强。”板桥村党支部书记杨德斌说。

在品种选择上开辟产业发展新路径,今年思旸镇种植西葫芦、白菜等800余亩,马铃薯种植100余亩,完成羊肚菌整地、大棚搭建300余亩,共计发展蔬菜种植1200余亩。

水尾镇:抢抓农时 大头菜移栽忙

秋雨过后,村民们抢抓农时开始移栽幼苗。在水尾镇大树林村菜花塘坝区,十多名村民正忙着翻犁、起厢、打窝、放苗、施肥一气呵成,呈现一派繁忙景象。

“我们来这里干活,一个小时10元,一天的收入还是不错的,刚好这段时间没什么事情做,就来这里打点零工。”正在移栽菜苗的大树林村村民尚爱玉说。

大树林村支部书记陈红军介绍说:“我们有农业设施用地500亩,上半年发展杂交水稻制种、鲜食玉米,上半年的工作刚完成的时候,润达公司就开始了大头菜的育苗工作,目前正在移栽。”

为推动农业提质增效,今年来,水尾镇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实施“稻+菜”轮作3600余亩。通过流转群众土地,发动种植大头菜、白菜薹等,从整地、育苗、移栽到田间管理及采收帮助群众就业,拓宽农民增收门路。

龙田镇:“三部曲”抓实秋冬种

为切实提高全镇群众的收入,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落到实处,龙田镇通过早谋划、早部署,扎实抓好秋冬种工作。

做好统筹谋划,开展宣传强化。压实干部责任,提前对接土地流转、主体落实、资金筹集等工作,确保秋冬种工作快速有效推进。目前,共召开党委专题会5次,全体镇村干部会9次,召开院坝会130余次,网格员入户宣传2000余次。

推进规模连片,强化示范引领。以500亩以上坝区为核心全力打造都素村转水、胡家村木榨、代店村马路河坝、龙溪村龙马4个300亩以上油菜示范点,优化制种区域和公路沿线种植结构、集中连片种植区域为重点,创建粮食、油菜、蔬菜生产示范点,坚决消除坝区和公路沿线空闲田土、撂荒耕地。今年,发展种植优质油菜8600余亩、蔬菜种植2300余亩。

落实技术服务,做好农技培训。充实农业产业技术人才队伍、坝区产业发展人才技术服务队伍,精准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推进关键技术措施落实,提高农户种植技术水平。目前,开展技术培训2次,培训人员130余人。

(备注:1亩=0.0667公顷)

--> 2022-10-26 —— 岑巩县各乡镇扎实开展秋冬种扫描 1 1 黔东南日报 c200676.html 1 满栽满种 绿色过冬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