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10月26日

青年教师专业素养培养研究

○ 黄平县新州镇第二小学 潘宗杰

青年教师队伍作为一所学校发展的生力军和后备力量,他们的专业素养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学校发展的水平。因此,研究青年教师专业素养的培养策略,对搞好新时期教师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下面,笔者结合课题研究成果,对当前提升青年教师专业素养的方法,谈如下感受。

一、构筑适合青年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生态环境

学校要营造一种助推青年教师成长的氛围,形成一种人人关注青年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环境。首先,从学校层面来看,要改变观念。以校本研修为例,在学校组织各类教研活动时,一定要避免形式大于内容的做法,不能为了迎合各级各类检查,给教师增加负担,而是要目标明确、任务清晰,不能脱离于教育教学而单独存在。这样就能逐步消除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对学校层面的培训先入为主地产生“抵触”情绪,从内心深处对学校各项工作产生认同感。其次,要在学校内营造一种“老带新”的帮扶氛围,让老教师将他们对工作的热忱、对学生的爱心以及教育教学经验无障碍传承,让每一位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和个人成长都有平台、有路径。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一位青年教师敢主动承担任务,能主动思考方向,会主动解决问题,愿主动承担责任,从而把个人发展与学校发展同频共振、同向同行。

二、 制订动态的青年教师成长规划

学校通过制订学校青年教师培养方案,借助 SWOT 分析,让青年教师回归理性定位、明晰方向,抓住自身专业发展的焦点。青年教师成长规划,可以从“专业发展情况分 析”“专业发展规划”和“专业成长记录”三个维度,展现青年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现状和需求。三个维度分别指向“今天的我”“明天的我”和“变化的我”,因为每个人的成长都是动态的,这三个维度便是凸显“动态”的发展趋势。当每一位青年教师对自身专业发展规划有了更加清晰和理性的认知之后,他们便知道了如何立足自己的专业基础、发展方向制订合理的动态规划,并对自我发展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从而提升成长规划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三、 创建工作坊,促进青年教师成长

教育是一个聚合智慧的过程,因此打造教师共同体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学校要以青年教师专业发展为切入点,立足学校实际,以提高青年教师的专业信念、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为主线,聚焦教师核心素养培养,突出破解当下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建立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的新模式。教师可以分学科成立青年教师工作坊,打造学校青年教师成长共同体,与全体教师、学生形成学校发展共同体,从而实现共创教育资源、共生专业智慧、共促专业成长。

四、 合理利用评价导向

以学校职称评审办法为指导,根据教师考核评价机制,把青年教师项目化工作进行定量评价,探索指向青年教师的成长、成熟、成才的评价机制,为学校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情况进行动态追踪和评价、全方位审视与实践,让每一位青年教师可为、能为、有为、必为。

五、创建区域内青年教师学习发展共同体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日新月异突飞猛进,人们的交往方式已经突破了时空的限制。而 QQ、微信、腾讯会议等多种媒体让教师培训“线上+线下”已成为常态。因此,提升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在区域之间、校际之间寻求彼此的交流、合作,打破相互隔离,构建一个更为宏大的青年教师学习、发展共同体,让更多学校的教师实现学习资源的共创、专业智慧的共生、专业成长的共促,让更多的学生受益,从而促进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

总而言之,重视青年教师专业素养的培养,是建设新时期教育强国的新担当和新责任。学校应努力为青年教师搭建成长的平台,满足教师发展的需要,才能建立起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从而为学生的发展、学校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实践创新,让学校成为教师专业素养发展的沃土,从而培养更多优质的学生。

--> 2022-10-26 1 1 黔东南日报 c200682.html 1 青年教师专业素养培养研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