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陈昕
党的十八大以来,凯里市始终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全力以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尽锐出战脱贫攻坚健康扶贫,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卫生健康工作成效显著。
尽锐出战脱贫攻坚健康扶贫取得全面胜利。健康扶贫“三个三”全面达标,深入基层逐镇逐村开展调研摸底、健康扶贫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和“回头看”,开展“冲刺90天打赢歼灭战”等健康扶贫系列行动,实现县级公立医院和科室执业医师全覆盖、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执业(助理)医师(或全科医师)全覆盖、行政村卫生室和村医全覆盖,“基本医疗有保障”任务全面完成。农村贫困人口大病实现应治尽治,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现应签尽签。全市脱贫人口,除因举家外出务工、服役等无法签约服务外,实现应签尽签。“先诊疗、后付费”政策全面落实。县域内各定点公立医疗机构全部落实脱贫户“先诊疗、后付费”便民惠民政策,方便了贫困群众看病就医。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工作要求,确保健康扶贫工作不落一村、不落一户、不落一人。在国家第三方评估验收、省级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及脱贫攻坚“四个不摘”专项检查中,凯里市健康扶贫工作均实现“零”问题反馈。
东西部协作显实效。创新方式方法,开展“组团式”帮扶,在杭州市萧山区人民政府及萧山区卫健局的大力支持下,萧山中医院与凯里市中医医院达成更加紧密的对口帮扶关系——“组团式”帮扶模式。萧山中医院派遣监察室主任兼医务科副科长吴晓萍任凯里市中医医院院长,挂牌萧山中医院凯里分院。自“组团式”帮扶开展以来,萧山中医院派遣到市中医医院服务一个月以上业务专家总计96人次,柔性帮扶手术共计57台,实施新项目新技术24项,进行培训43次,参训达1363人次,参加义诊23次,受益729人次;帮助建成了体检科并投入使用。凯里市中医医院在萧山中医院的帮扶支持下,于2019年6月成功创建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加强协作,开展驻点式帮扶。自凯里市第一人民医院与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7年6月签订对口帮扶协议以来。先后在医院管理、人才培养、重点学科建设、新技术新业务开展上取得了突破;2020年,杭州市派遣11名主治医师及业务专家到凯里市9个基层卫生单位开展驻点帮扶指导,一定程度上为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和能力提升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凯里市妇幼保健院得到杭州市妇幼保健院对口帮扶,杭州市妇幼保健院派出9名援凯专家开展临床诊疗、教学培训、重点学科建设等帮扶,凯里市妇幼保健院派出6名技术人员到对口帮扶医院免费进修学习,帮助凯里市成功创建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
全市辖区内有医疗卫生机构613所(市级审批的医疗机构585所),实际开放床位8001张,平均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数11.28张。全市有执业(助理)医师2934人,注册护士4093人,其他卫生人员576人。全市公共卫生人员546人,全科医生135人。
实现县级医院“二甲”全覆盖,凯里市第一人民医院和凯里市中医医院均建成了符合县域需要的“5+2”重点学科,“胸痛、卒中、创伤”三个中心建设全面启动。同时,深入推进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和医疗乱象专项整治行动,启动实施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记分管理和医师定期考核,深入开展“平安医院”建设。每个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配备了D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彩超等较为先进的医疗设备。所有村卫生室全部做到“四室分开”,村医配备实现全覆盖,群众就近就医得到了保障。全面落实村医养老保险和村卫生室医疗责任保险。
更为可喜的是,十年来,凯里市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并通过复审验收,凯里市被评为2020年度健康城市建设进步最快城市、名列第二,荣获国家级省级县域医共体试点县、“苗侗医药养生之乡—凯里”、“省级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市、区)”、“人口福利·圆梦小康—计生扶贫‘两户’建房(维修)、经济适用房补助项目全省计生协优秀项目”、“贵州省大健康医药产业示范基地”、“2014—2016年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贵州省以苗侗医药为主的民族医药发展示范基地”、省级健康城市试点县、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黔东南州医养结合试点示范县(市)等称号。
悠悠民生,健康最大。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凯里市将全面提升卫生健康服务能力,持续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完善、更加便捷、更加高效、更高质量的卫生健康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