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光新
十月最美是枫叶,漫山红遍,层林尽染。唐朝杜牧有诗云:“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春夏已磨炼,激情秋兴吐艳,百花都隐退,唯有枫情浪漫。
风清气爽的深秋,凯里城区通往旁海镇水寨村小堡苗寨红枫林的乡村公路上,呈现出一幅车水马龙、游客如织的火爆景象。
小堡苗寨距离凯里城区十八公里,曾经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村寨,而今却成了市民热门打卡地。近年来,水寨村在小堡苗寨建设花卉苗木园两千余亩,种植红豆杉、银杏、茶花、紫薇、桂花、红枫等多种花卉苗木,其中的三片红枫林意外走红,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
水寨村有历史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清乾隆元年(1736年),凯里卫设十三屯堡,境内设永宁堡,辖地午及周边区域近百平方公里,驻地今水寨村大堡、小堡两寨,并在大堡驻军八十户。该村四百一十六户,两千余人,属苗族“西”支系,服饰以堆绣为主,刺绣为辅,银饰搭配;村内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省级苗绣传承人王金花,绣坊一处,绣工一流。二〇一七年,水寨村被列为“贵州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小堡苗寨生态园湖光山色,鸟语花香,如世外桃源。近年来,每每到了深秋时节,它就成为凯里市民的打卡之地。
十月二十一日,上午八点,我们夫妇在博物馆后面公交车乘车点,随队乘坐旅游大巴前往小堡苗寨枫树林一日游打卡,每人三十九元。游客大部分是城区退休妇女,一个一个兴高采烈,风雨无阻。途经台泥水泥凯里厂,在凯里市翁琴小学右边岔道进入通村公路。由于通村道路狭窄,弯道崎岖,每每遇到车辆都要停下来让车,走了一个小时才到达小堡苗寨红枫林。这条通村路,往北可达地午、旁海,穿过小堡苗寨往东能到凯台大道。
枫树林路边搭起了一排小吃摊,卖狗肉、米粉、烧烤、水果、饮料的,形成了一条熙熙攘攘的热闹小街。
站在枫树林山坡上,可以看见坡脚的小堡苗寨,一栋栋新建的漂亮楼房掩映在树林之中,一幅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景映入眼前。苗寨前面有一座小水库,由于干旱,库水里的水几乎见底。
进入枫树林,一排排高大挺拔整齐的红枫树迎风招展。密密麻麻的枫叶张开五指随风摇曳,热烈地欢迎游客的到来。枫叶红彤彤的,像抹上了一层胭脂,人们仿佛进入到一个火红的世界。高大的枫树林已被火红的枫叶所笼罩,在经过雨水的洗涤之后,原本火红的枫叶显得格外妖娆,加之地上厚厚的落叶,天地似乎连成一体。配合着枫林间的雨雾,给人一种身临仙境般的感觉。整个红枫林成了一片火红的海洋,置身于其中的人们都被映成红的了。
游客一组组、一群群兴高采烈,不断更换服装,乐此不疲地又唱又跳拍摄抖音。有的拿照相机摆拍,有的用手机照相、摄像,红枫林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虽然一直下着蒙蒙细雨,红枫林也不大,十几分钟就可以走完,但是游客的热情却没有减退。我们这辆车的游客在红树林里玩了四个半小时,直到中午一点半,才意犹未尽的返回城区。
在疫情防控紧张的情况下,小堡苗寨这片红枫林,给凯里的市民们带来了深秋的欢乐,红色的张扬,美丽的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