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10月29日

试论高中数学情境教学法的实现途径

○ 锦屏中学 魏克沛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本文对高中数学教学利用情境教学法的策略进行探索,以期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

一、设置问题情境

提问是数学教学中必要的交流方式,也是教师了解学生掌握情况的必要手段。因此,创造科学的设问情境,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由于数学本身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因此,教师在设置问题情境的时候,要抓住重点,不要过于宽广,要源自生活,这样的设问情境能让学生较快理解,并且能抓住重点。例如,教师在讲图形平移时,可以让学生做开窗的活动,然后设置问题情境,问学生刚才开窗时窗户的移动属于什么变化。这样的问题可以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会在潜意识里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兴趣。由此可见,设置问题情境对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要不断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不断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进而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求知欲。

二、设置游戏情境

游戏是学生都喜欢的活动,无疑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进来,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地引进游戏来增强学生的兴趣,以便让他们主动投入到学习中来。另外,安排课堂游戏还可以活跃课堂,让学生带着积极愉快的心情学习数学知识。例如,教师在讲“数学概率问题”的时候,可以带一些形状相同、颜色不同的小球,让学生蒙住眼睛随机抓取,然后让学生分析抓球的概率。通过数次的实验,可以加强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到有用的数学知识,并且愉快的氛围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牢记程度,进而有效提升数学成绩。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要适当引进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三、设置故事情境

高中数学教学中,往往教师的教学形式单一,加上数学本身的枯燥,导致学生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在课堂上很难集中注意力听教师讲课,这就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教师要从根本出发,设置能够吸引学生的讲课情境,才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针对此类问题,教师可以收集与教学内容有关系的扩展性故事,在数学课堂上向学生讲述这些故事,让学生被故事吸引,从而渴望了解到故事背后的数学知识,进而提高学生的兴趣,学生的积极性提升了,教学课堂上的注意力自然就会集中。学生在此情况下可以将数学知识和故事背景衔接起来,增强对数学的掌握程度,同时可以加强学生对数学家的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提高了,自然数学教学质量就提升了。

四、设置人文情境

数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可以讲讲数学在社会中的重要应用、数学和其他学科的联系、数学涉及的人文知识等。教师利用生动的语言可以加强学生对课外知识的掌握,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例如,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费马大定理等知识的起源和发展,增强学生的兴趣爱好。教师讲述概率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提前几天看天气预报,确定天气预报的准确性概率,在课堂讲解时,就可以结合天气预报的情况,给学生进行生动的演讲,既可以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又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气象学科的知识。因此,在高中数学课堂上,设立人文知识情境,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可以让学生增加对人文知识的认知,有效提高高中数学的教学质量,同时有助于学生综合知识水平的提高。

情境教学是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本文对目前教学中出现的教学枯燥、难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学生缺乏求知欲和兴趣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设置问题、游戏、故事和人文知识情境。希望数学教师能够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运用科学的手段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激情,从而有效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 2022-10-29 1 1 黔东南日报 c201171.html 1 试论高中数学情境教学法的实现途径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