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10月29日

怎样上好一堂小学数学课

○ 黎平县尚重镇洋洞小学 杨通斯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怎样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笔者认为是上好一堂数学课的关键。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那么,怎样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才能上好一堂数学课呢?下面是笔者在教学中的几点浅见。

一、从兴趣入手,创设情境调动课堂气氛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智力开发的原动力,有了兴趣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因此,教师导入新课时,应根据教学内容,选择组织学生做数学游戏的方法,让学生人人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在100以内二位数加减二位数中,笔者让一部分学生当售货员,一部分学生当作购买东西的顾客,让他们从实际生活中学数学,从他们一买一卖中体会到学数学的乐趣和价值。

二、动手实践,让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根据费赖登塔尔数学教育家的观点,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精神。小学生年龄小,抽象思维能力弱,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和创造各种图形或物体,调动各种感观参与实践,同时交给学生操作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测量、拼摆、画图等实践,激发学生去思考,从中掌握数学知识的能力。

三、实行民主教学,构建轻松和谐的师生双边关系

在课堂上,笔者对学生一视同仁,人文教学。师生的双边活动轻松和谐,师生们展示的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有机结合。例如教学低年级数学上册分类一课时,在教学生明确什么是分类知识之后,笔者有意识地放手让学生主动实践:将40多支不同颜色、长短不一、带有或者不带有橡皮头的铅笔打乱放在一起,让学生去分类,看谁分得合理。同学们争先恐后抢着去分类:有的按颜色分类;有的按长短分类;有的按带有和不带有橡皮头分类;也有胡乱分类的。再找学生说明这样分类的理由,对说不清楚理由的学生予以引导。教师还注意学生的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帮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学习是一件非常乏味辛苦的事情,数学本身包含了许多枯燥无味的东西,特别是计算题的学习,学生的领悟能力都是有差别的,同样的计算题,有的学生可能几分钟就学会了,有的学生可能一节课甚至更长的时间都学不会。正如我们用拖把拖地,有的板块只要轻轻拖过,地面立马光亮清洁;有的脏地方,需要一来二去地拖,地板才能现出原样;有的更脏的地面,用拖把去拖就没那么容易拖干净了,你得三、五遍或者更多遍地用力去拖。“功夫不怕有心人”终于纤尘不染,面目如新。教育学生要有耐心,慢慢等待,只因为他们的花期不同,有的花开得早,有的花开得较晚。所以,对于花期较晚的学生,如果老师不及时去关爱这样的学生的话,那么这些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信心,课堂对于他们来说就会变得很无聊,更甚者会变成学习的无所谓。老师要去关注每一个学生,当学生学习遇到困难,要及时热情地伸出双手去帮助他们,让他们恢复学习的自信。

五、适当的表扬奖励是上好数学课的添加剂

曾有一位心理学家说过:“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意念和胜利的欣慰,便会激发追求无休止成功的意念和力量。”这种无休止成功的意念和力量也是学生学习兴趣的根源。对学生来说,老师的一点点鼓励,一次次的肯定,他们都能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教师要给每一个学生成功的机会,特别是应该“偏爱”学习困难的学生。如在练习课,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老师奖励“小红旗”给学困生。学生得到老师的奖励,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就高了,就会更进一步地去发现问题,发挥前所未有的想象力,从而摆脱苦学的烦恼,进入乐学的境界,极大地发展创新能力。

总之,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从学生的兴趣入手,通过多种形式,灵活多样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动手实践活动中,学生能体验到学数学的乐趣。在民主教学中,学生不仅能获得知识,形成技能、掌握数学的方法,而且能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 2022-10-29 1 1 黔东南日报 c201176.html 1 怎样上好一堂小学数学课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