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齐振松
在民间,邻里之间、婆媳关系等时有发生小纠纷小矛盾,此时如果没有他人的公平协调下,小纠纷会变成大问题。据悉(10月26日人民日报客户端)江西宜春万载县各村支部则采取公开报名、群众举荐、支委推荐的方式,集合了一批由农村老党员、退休老干部、屋场老长辈等组成的“长辈调解员”队伍。今年以来,通过“长辈调解室”的积极努力,共化解邻里摩擦300余起。
“长辈调解室”调解矛盾纠纷的优势有目共睹 ,柔性的调解弥补了刚性法律的欠缺,调解完后常常是息事气和,很少有发生二次纠纷,耗费的金钱和时间等成本也更少,城乡居民群众自然更愿意找长辈调解员来解决问题。
长辈调解员值得人们尊重敬仰。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清官难断家务事”。邻里之间在日常生活中,因为一些琐碎的小事而闹翻至不愉快,或者为了某种自身利益,磕磕碰碰之事在所难免。尤其是家庭生活中的赡养老人、房产处置等引起婆媳、兄弟争吵产生家庭矛盾,此时双方往往会打嘴仗或拳脚来往,这就非常需要“长辈调解室”成员出面公平调解,站在中间立场上先帮忙拉拉架,接着好言相劝,让双方情绪稳定后,再查找“病因”,然后针对矛盾纠纷“对症下药”,促其心平气和化解矛盾。
其实在社会上,已经有一批长辈调解员,像已退休的老干部、老工人、老教师、老党员、老模范等,他们经验丰富方法灵,说话办事按原则,主持公道讲正义,德高望重威信高,并具有相当的亲和力和思想工作能力,确实是最佳的长辈调解员。他们在各类矛盾纠纷调解工作中,融法、理、情为一体,对准切入点,化干戈为玉帛,让诸多矛盾纠纷在“和风细雨”的劝导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将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他们在调解工作中,促进人际和睦、社会和谐,对振兴乡村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值得人们尊敬和颂扬!
当今,我们构建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希望多些“长辈调解室”,帮助调解各类人民内部矛盾和家庭纠纷,共同努力建设温馨而祥和的社会主义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