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11月01日

双井镇:

高山糯小米助力群众增收

图为村民在收获高山糯小米

本报讯(通讯员 潘成婷 李忠蓉 颜鹏辉) 近日,施秉县双井镇双井村种植的60余亩高山生态糯小米迎来采收,村里正忙着组织在家的村民到小米基地收割成熟的小米。村民们一边熟练地收割小米,一边唱着苗族歌曲表达丰收的喜悦。

今年以来,双井村将位于把琴村红岩寨高山上的土地流转过来发展种植生态糯小米。这里海拔1300米,因地势较高,糯小米的成熟期晚于低海拔地区,而通过延长生长周期,这样种植出来的生态糯小米口感更加香糯,从而增加市场竞争力。

“我们的糯小米现在在电商平台上供不应求,都卖断货了,同时我们还联系了贵阳、成都各地的买家,现在是订购一空,没有存货,今年我们自己村里面还在对外联系,准备销往马来西亚,将产品出口国外。”双井村党支部书记管启军介绍道。

糯小米被称为三月黄,从移栽到收割,仅需要三到四个月的时间,投入少、见效快、效益高,亩产能达到200余公斤,一亩大约收入4000余元,总计能为村集体经济创收20余万元。这个收入也将作为村里明年的项目发展基金,通过连续不断地发展产业积累基金壮大村集体经济。

产业兴旺也带动了当地村民在基地务工增收致富,附近村民从小米播种到管护、采收都在这里务工,平均下来每天需要20个劳动力,有效解决了村里劳动力的务工需求。

“今年我们丰收了,对于小米,大家很有兴趣,我们在村里干活,可以达到100元一天,我们都很满意。”双井村高甸组村民龙玉瑞今年快60岁,收割小米这样的轻松活让他的荷包鼓了起来。

“来这里务工的群众,全环节下来一个人能得到接近一万元的收入,从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力推进乡村振兴。”管启军说道。

目前,生态糯小米产业已经成为双井镇在继精品水果、魔芋种植、生猪养殖三大主导产业基础上新增的强劲产业,全镇通过发展村集体种植、散户种植等模式共种植生态糯小米300余亩,丰富了镇里的产业布局,也为双井镇经济发展和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 2022-11-01 双井镇: 1 1 黔东南日报 c201230.html 1 高山糯小米助力群众增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