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凯里市第一幼儿园 彭小淇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对幼儿教育的重新审视,幼儿园教师职业愈体现出不可替代性。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为适应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而观察评价已成为幼儿教师专业能力技能必需。观察评价记录是幼儿教师开展适宜性教育活动与个性化教育指导的必要前提,也是践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重要体现,但幼儿教师在活动中观察记录意识较低,且对于观察评价记录的开展存在诸多困惑。基于以上背景,该研究将重点定位在幼儿活动中教师观察评价记录的探索。
一、观察评价记录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
(一)课程改革的需要
1.教育观念的变化使教师观察幼儿成为必需
随着幼儿园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教师的儿童观、教学观等教育观念发生了显著的转变。在儿童观上强调每个幼儿都是独特的个体,具有发展的潜力,这就需要教师通过观察,了解幼儿的需要、兴趣及行为表现,促进幼儿最优化发展。而教师由领导者、支配者转变为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与引导者,更需要作为一名“观察者”,站在幼儿的身后倾听幼儿、理解幼儿。
2.观察能力是衡量教师专业水平的重要标准
长久以来,人们认为唱歌、跳舞、弹琴等技能是衡量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指标。但实践证明,教师的专业技能不仅仅表现在艺术领域,观察评价幼儿的能力更是教师专业化成长所需要追求的。在《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指南》中也提出了对教师观察的具体要求,即明确观察和了解儿童是幼儿教师最主要的专业能力,这种能力已经作为考察幼儿教师专业水平的标准之一。
(二)观察评价记录在课程中的重要作用
在幼儿活动中,教师通过与幼儿的有效互动,精准的观察视角与适宜、灵活的记录方式记录幼儿的行为表现与心理变化,从而帮助教师调整教育教学行为,为设计课程服务。
(三)观察评价记录对于幼儿教师的重要意义
观察评价记录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幼儿的能力,发现幼儿之间的个体差异,探索幼儿行为背后的原因,尽可能客观地看待他们。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幼儿的真实需求和能力。
二、观察评价记录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活动中教师观察评价记录面临两大阻碍:一是幼儿教师尚不明确幼儿活动的准确内涵;二是教师欠缺观察记录理论与实践技能。表现为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幼儿教师对观察记录的内涵及重要性把握不准确。大部分幼儿教师认为每天的一日生活安排紧张,没有时间与精力进行观察记录,更多把观察记录当作一项工作任务,导致教师观察记录流于形式。
(二)幼儿教师自身的观察记录能力较欠缺
1.记录内容过于主观,缺乏准确性、真实性。观察记录内容应该是白描式的,纯客观、描述性的语言。而很多教师在记录中往往会加入自己的主观臆断,或不能完整地记录幼儿行为发生的全部过程和背景,导致在分析和评价时缺乏客观记录的支持。
2.观察结果缺乏连续性,阻碍幼儿深度学习。对于某些材料或区域,幼儿会期待下次继续使用与探索,这就需要教师能够抓住幼儿持续探究的时机对幼儿进行连续观察,以期捕捉幼儿“意外的收获”。
(三)记录不能真实再现幼儿的探究过程
1.一篇好的观察记录是可以真实还原幼儿当时活动过程的。部分教师认为仅把幼儿活动过程记录下来即可;还有些教师对于观察方法和记录方法出现混淆,导致教师不能有效根据幼儿行为表现选择合适的观察和记录方式。
2.记录关注结果,忽略幼儿探究过程。教师在观察过程中表现出等待活动结果,而未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幼儿活动过程中,致使所呈现观察记录的内容也仅仅停留在结果,缺失对幼儿整个活动过程的操作步骤或探究、解决问题的状况作出相应的阐述。
(四)记录内容的分析形式化
1.观察记录的分析要基于幼儿的行为表现进行具体的分析与解读。不少教师存在分析形式化的问题,分析内容缺乏深度、针对性,分析流于表面,只是简单基于幼儿的表现进行总结,缺乏针对性。
2.分析内容照搬《指南》,缺乏思考。不以观察为依据,照搬《指南》,失去了记录分析的价值,统一分析幼儿的行为表现达到了某种标准,缺少具体的解读,内容上过于注重形式化。
(五)教师缺乏对观察记录的运用
1.观察记录未能为课程设计服务。观察是课程计划的起点,教师只有首先看见幼儿,才能谈课程设计。因此,课程设计的前提是需要幼儿教师经过专业性的观察记录,并进行有效分析,才能进一步支持幼儿发展需求。
2.未能将观察记录内容有效与家长工作结合。更多教师未能将观察结果与家长分享或用于家庭教育指导。
三、如何将观察评价记录行为内化为常态
(一)重塑教师观察记录的观念
1.幼儿教师对幼儿的观察是建立在具备专业知识的前提下,教师拥有了专业知识的支撑,才能够使自身的观察记录更加具有专业化。因此,教师需要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查阅相关书籍,找到自身问题,并及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
2.树立高度的专业意识。可以通过提高教师观察记录责任感、观察敏感度及观察记录的自觉性来重塑教师观察记录的观念。
3.幼儿教师自觉地进行观察记录,并主动寻求适当的观察契机,对观察方法与解释理论等进行深度思考与反思,并通过持续的观察记录经验不断内化为自身更加主动捕捉幼儿行为的意识倾向,促进观察记录能力的提高。
(二)营造有利于教师在活动中观察评价记录的支持性环境
1.为教师的观察记录提供必要的物质支持。物质支持是前提,教师观察记录需借助一定的物质条件,幼儿园可以提供多样化的观察记录设备,保证教师能多种手段、多角度观察记录,帮助教师获取较全面、准确的信息。
2.加强教师培训,帮助教师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问题。为教师提供具有实践性、操作性的培训,成为一个强有力的抓手。同时幼儿园需要根据教师的不同水平安排不同培训方式,争取让每一位教师都能解决自身当前存在的问题,在自己已有的经验上进行学习,进而逐步提升观察记录水平。
(三)多种途径提高教师观察记录的积极性
1.定期开展关于观察记录的评比活动,组织小型的比赛等方式,鼓励教师关注教师的观察记录,激发教师观察记录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为教师搭建互相学习的平台,挑选出好的观察记录推送到幼儿园公众号上,供每一位教师学习。
2.幼儿教师将观察记录有效与幼儿分享,也能充分调动教师观察记录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将活动中观察记录到的信息改编成一个有趣的小故事讲给幼儿听,也可借助图文并茂的形式,向幼儿呈现如绘本一样的趣味故事。教师若看到通过分享后幼儿从中获得了快乐与进步,也会转变对观察记录的认识,认为不再是一项简单记录幼儿的工作,而是为幼儿带去美好与幸福,也会因此而值得。
我们幼儿教师应逐步将观察内化为一种专业自觉和习惯,最终实现幼儿教师自身专业价值,促进幼儿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