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姚福海) 今年以来,三穗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州关于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各项安排部署,采取“四轮驱动”措施,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盯紧重要节点,推动种植生产。春耕生产和秋冬种是全年种植业最重要的两个时间节点,三穗县积极做好组织领导、提前谋划、物资保障、技术支撑、督查督办等工作措施,重点围绕两个时间节点和后续管护工作开展,确保粮食及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当前三穗正全力谋划和推进秋冬种工作,通过免费发放种子、帮助群众翻犁土地的方式,大幅减少群众生产成本,带动群众积极参与到秋冬种工作中来。截至10月20日,全县共完成秋冬种田土翻犁35802亩、油菜育苗2454亩、直播面积8760亩,移栽油菜苗7106亩。完成秋冬蔬菜种植2.51万亩、绿肥种植6.12万亩、牧草种植0.43万亩、杂粮杂豆种植0.09万亩。
开展常态摸排,促动牲畜补栏。对全县养殖企业、合作社、养殖大户等养殖情况每月至少开展一次摸排,全面了解畜牧养殖整体状况,及时解决养殖户遇到的困难问题,督促养殖主体对空置圈舍及时做好消毒杀菌和存栏补栏工作,严防圈舍长期闲置浪费。截至9月底,生态家禽出栏570.8万羽,禽蛋产量9900吨,肉牛出栏0.6万余头,肉羊出栏1.3万余只,畜牧业生产进度符合预期,肉类供应充足。
依托“稻+”种养,驱动经济增长。大力发展“稻+”模式,今年,全县实施稻田综合种养突破6.1万亩,其中“稻+鱼”55100亩、“稻+鱼+鸭”3200亩、“稻+虾”1950亩、“稻+蛙”492亩、“稻+鳝”208亩、“稻+蟹”50亩,创建高标准稻鱼示范基地15个1.52万亩,“稻+”模式可为农民直接增收6000万元以上。
实施到户项目,带动群众致富。全县投入乡村振兴衔接资金967.3万元用于三穗鸭产业到户发展,养殖三穗鸭42.5082万羽,涉及农户5641户,项目通过“集中投苗、保底回收”的订单养殖运作模式,目前公司正在对达到收购要求的商品鸭进行有序回收,已回收商品鸭16.3万羽,群众自售商品鸭10.65万羽,户均增收5200元以上,有力促进群众发展产业增收。
(备注:1亩=0.0667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