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汪泊帆) 近年来,三穗县一直致力于推动“促就业保增收”工作,通过建立劳务输出长效机制、重点人群帮扶机制、就业岗位储备机制,帮助群众实现就业稳岗增收。
建立劳务输出长效机制,畅通群众就业路。以广东省佛山顺德区东西部协作为契机,依托劳务联络站收集近期佛山企业就业岗位,利用车票补贴、行李补贴、稳岗补贴的“三补贴”政策,长期激励闲置劳动力参加“点对点”输出就业。同时,联合顺德区就业部门,根据企业岗位要求,免费对外出务工劳动力进行业务培训,从“持证上岗”变为“持技上岗”。今年以来,劳务联络站共走访佛山企业50余家,走访三穗籍在佛山就业劳动力590人次,帮助解决劳动力就业和生活问题35个,协调厦门市人社局出资开展“免费包机”输出1架次,协调国有劳务公司开展“免费包车”输出4车次,联合顺德区开展业务培训会2次。
建立重点群体帮扶机制,优化群众幸福路。为协调解决下岗失业人员、退役军人、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难题,三穗县探索县、乡、村三级帮扶模式,利用“谈感受、聊家常、说利害”的方式上门开展就业推荐、就业创业等政策宣传。在此基础上,按类别建立返乡未就业劳动力跟踪服务信息台账,对务工信息、技能信息、就业需求等进行详细登记,做到重点人群动态化管理。实行“一村一台账”“一账一指导”的工作模式,发挥国有劳务公司平台作用,组织劳务公司为未就业重点人群开展“一对一”就业岗位推荐,根据群众就业需求,引导参加组织输出,帮助劳动力实现再就业。截至目前,全县共建立台账99个,覆盖90个行政村、9个社区,帮助重点群体594人实现再就业。
建立就业岗位储备机制,拓宽群众致富路。通过岗位扩招、人员援助,加大县内企业用工岗位收集力度,由人社部门牵头,联合经济开发区、工信、农业等行业主管部门,为有意向就近就业人群谋划岗位。持续加大公益性岗位储备力度,托底安置失业返乡就业困难劳动力稳岗就业。今年以来,县级企业新招募员工1875人,全县16家就业帮扶车间新增吸纳就业1473人,累计带动就业3284人;共储备乡村公益性岗位50个,累计通过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342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