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凯里市舟溪镇中心幼儿园新中分园 舒显红
阅读是幼儿认知世界的一种方式,也是促进幼儿心理良好发展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对于小班幼儿来说,他们刚从各自的家进入幼儿园的环境中,缺乏安全感,情绪不稳定,注意力不集中,有的幼儿甚至对图书一点都不感兴趣,甚至还会吃书、撕书等等,没有养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严重影响幼儿以后的学习生活。所以必须要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
一、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教师在选题材的时候,应尊重幼儿、理解幼儿、读懂幼儿。从幼儿的兴趣点出发去思考问题。以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尽可能地去选择一些比较引人注目的绘本故事。特别是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选择图案时就要比其他图案大一些,更形象一些。也可以结合生活实际,选择一些幼儿常见的动物、植物,根据幼儿生活经验等。幼儿刚入园,教师在开展集体活动时,就可以多设计一些阅读活动。教会幼儿阅读图书,按页码顺序看书,学习观看每幅图画上的人物、动物现象,理解图案之间的关系,并且要逐一往下看,才能理解故事内容。
二、利用形式多样的活动,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
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让孩子在亲身体验中逐渐遵守看书规则,养成良好习惯。
(一)故事嵌入法
幼儿对故事非常感兴趣,首先教师就应该选择幼儿喜欢的故事,利用幼儿睡午觉前的时间给幼儿讲解故事,让幼儿听着故事入睡。时而久之,幼儿听多了就会理解故事内容,自由阐述故事,到了中大班还会创编故事,自制绘本等,养成一个良好的倾听习惯。
(二)与区角相结合
阅读区是幼儿自由阅读的场所,是比较温馨、安静的,给予幼儿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里面投放了各种各样的书籍和图片,幼儿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籍共享阅读,并且教师定期更换区域里的书籍,还可以让幼儿从家里带自己喜欢的书籍来幼儿园相互分享,幼儿之间相互阅读,每星期都有不同的故事书观看。在看书的过程中,教师没有太多的干预,只有当幼儿在阅读过程中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教师才会给予适当的帮助。
(三)家园配合
为了幼儿的发展,需要得到家长们的配合,家长在家给幼儿制定亲子阅读打卡,发在班级群激励其他幼儿一起阅读。播放一些故事视频给幼儿观看,家长还在根据故事内容对幼儿提一些简单的问题,加深幼儿对故事的印象。
(四)一日生活活动
有的幼儿吃饭吃得比较快,吃完就是自由活动时间,由幼儿自由选择活动,大部分幼儿都会选择去玩玩具,只有极少数幼儿选择看书,只要有教师在旁边指导阅读,那么其他幼儿就会围观过来一起阅读,所以每次在幼儿进餐时,都会安排一名教师在外面和幼儿一起阅读,选择看图书的就越来越多。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3-6岁是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是在短时间内就能够形成的,需要教师和家长长期的坚持和培养。教师和家长一定要坚持不懈,努力为幼儿创造阅读的环境,幼儿就会养成一生受用的阅读习惯。让他们在阅读中不断探索与发现,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