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文星) 连日来,凯里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纷纷咏唱着时代赞歌,一幕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场景如雨后春笋般相继涌现。
“理论课堂”覆盖学,推动教育培训系统化。
在全市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成为当前首要政治任务和长期战略任务。凯里市组织系统通过个人自主学、集中研讨学、专题辅导重点学、主体班次系统学,认真研读党的二十大报告和党章,准确把握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实质和核心要义。
制定《凯里市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培训工作方案》,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首课、主课和必修课及党员教育的中心内容,作为党校当前主体班次教学必学内容和干部网络培训专题课,全覆盖开展党员干部学习培训。设置重点领域专题研讨班、专题培训班、集中培训班及骨干班等14个主班次,组织50名市直部门和镇(街道)领导班子、50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到贵州省委党校专题培训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各级党组织积极组织开展主题党日、党员大会等活动,切实把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同时,组建市、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宣讲团(组),走进机关、农村、企业、学校、社区等,深入各行各业,将大会精神逐级传达、层层贯彻,确保教育培训全覆盖。
“流动课堂”带动学,推动理论宣讲全员化。
在凯里市广大田间地头、村组院落、农户庭院,奔走在乡村振兴一线的驻村干部、走村串寨的村组干、市镇(街道)两级下沉驻寨的党员干部、身着苗族服装的农村青年、寨老乡贤向正在劳动间歇的农民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
为让广大党员群众听懂、领会、牢记党的二十大精神,凯里市按照“队伍专、能力强、有特色”的选派标准,通过在全市志愿者中“邀”,退休老干部老党员中“请”,宣传系统干部中“派”,吸收基层“土专家”“土秀才”“土演员”等方式,组建由党员干部、党校骨干教师、驻村干部、社区“红管家”、党员志愿者等组成的理论宣讲小分队,将课堂从“会场”向“现场”延伸,用苗、汉“双语”通过“坝坝会”“田坎会”“流动喇叭”等形式,让党的二十大精神“飞入寻常百姓家”。
“微型课堂”专题学,推动学习教育领域化。
时下,正值发展秋冬产业的最佳时节,舟溪镇新中坝区鲜红的党旗迎风飘扬,党员干部围绕“民生”“乡村振兴”“文化自信”等主题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带到田间地头,并与群众一同劳作,坝区油菜种植井然有序、一派欣欣向荣。
通过大走访、座谈交流、问卷调查,多领域、全方位了解不同行业、不同层次、不同岗位基层党员群众需求和生产生活实际,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设置成“人才”“教育”“卫生”“产业”“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等微话题,采取党员群众“点单”、党组织“接单”、宣讲团队“派单”的方式,有计划、分众化、分时段、分地点开设“特色套餐”,推出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微型课堂”,不断提高学习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