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榕江县第三高级中学 石智琴
跟踪教学两年多来发现,所带班级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明确,培养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不强,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屡犯相同错误,不能从中领悟要领。因此,现在到了复习阶段,应该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挖掘学生自主解题的潜能。只有学生有了这种自身领悟意识和能力,教改中提倡的“学生为主,教师为辅” 的目标才不会成为空口号,在面对高考考点时才会有正确的应对方法和思路。
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为了验证学生的知识是否达标,因此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真正把所学知识能够以某种方式进行整合,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形成一个知识网络。但是这些要靠学生自己去挖掘、去总结,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到知识。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是教授学生自主绘制思维导图的方法,将思维导图运用到英语学习中,利用思维导图集中与发散的优势,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牵引学生整合已有的英语知识,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脉络,构建起语言框架,成为促使学生组织语言、产生语言、运用语言的得力工具。学生能够自主运用思维导图的能力在英语复习课中展现自主学习的能力,把知识变思路,把思路变方法,把方法变步骤。
一、思维导图的概念
思维导图也叫心智图,是英国心理学家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来的。它主要利用人脑的记忆特点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通过单一的词语进行知识的延伸,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思维导图的关键是提出主导词语,确定思维主题,根据主题记忆相关知识,在复习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思维导图在英语复习课中的具体应用
思维导图在复习课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创设思维导图对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更是不容小觑。高三的复习阶段,教师主要是培养学生如何将零散的知识整合,把知识变思路,把思路变方法,把方法变步骤。其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融会贯通,增强记忆力,独立复习,提高自主复习能力。因此,在教学设计的每一个环节中都精心准备,按照步骤进行,循序渐进。
笔者在复习课中应用思维导图的设计环节如下:
1.导入:引出思维导图(空图)。
2.思考:根据思维导图构想复习内容。
3.探讨:根据例子或题目总结对应内容。
4.补充:老师补充讲解,完善思维导图。
5.总结: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创设自己的思维导图。
6.记忆:教师校正学生思维导图在内容上的合理性和逻辑性,学生记忆并做对应练习。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应用思维导图时发现,在词汇、语法,以及阅读七选五中,思维导图所引起的效用更加明显,因此笔者主要从这几个方面来阐述。
1.思维导图在词汇复习中的应用
在英语学习中,词汇的记忆是学生最为头疼的。他们往往死记硬背,前背后忘,效率极其低下。其实,记住某事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把它看作一幅图像,使其与学习者已知的事物联系起来(博赞,2009)。
(1)联想记忆法。在单词背诵中,我们可以通过联想记忆,对一个单词进行多维度联想,借助思维导图,巧妙地将看似毫无联系的一个个单词串起来,储存在大脑中,这样的记忆效果较好。以add为例,对相关的同义词、反义词等进行联想。
(2)构词法。高中阶段,学生接触到的构词法有派生、转化、合成、截短、缩合。其中,派生最为常见。使用词缀法背单词可以提高词汇记忆的效率。在复习环节中,我们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将词根、前缀、后缀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建构词汇的记忆网络。
(3)话题关联法。高中课本词汇量丰富,意义繁多,学生容易望而生畏。思维导图的运用可大大减低记忆难度。如人教版必修三unit2 Healthy eating 这个单元,通过用天平(balance)这么一个形象物品来展示,在天平的两端上分别概括蔬菜水果(vegetables and fruits)以及能量食物(energy food)相关的单词,并通过在发散引出这些食物的功效,最后得出我们应该注意平衡膳食(balanced diet)的概念。那么,这样一个思维导图就可将本单元3/4的单词整合记忆,效果明显。
2.思维导图在语法复习中的应用
在高考英语全国卷的题目设置中,语法填空题和短文改错题都是语法的应用题型,占了25分。因此语法在英语复习课中的重要性显而易见。而人教版教材的语法知识点比较分散,不同单元中会涉及有相同的语法知识,如定语从句在必修一第四、五单元以及必修二第一、五单元出现。因此在复习的过程中,应该结合总体知识结构整合复习,才能达到效果。
3.思维导图在阅读七选五题型中的应用
在全国卷英语试题中的阅读部分,有一个特殊的阅读题型,那就是阅读七选五。在阅读部分中,阅读七选五的解题上有一定的规律。因此,笔者在英语复习课中如何让学生在本题型中拿分之关键就在于学生是否找到解题的思路和关键词,尤其是对那些基础薄弱,词汇量不足的学生尤为关键。因此,笔者认为,要想解决此题,学生就应该找到方法,尤其是自己能够找出规律。思维导图的创设应用于这种题型的解题思路上起到良好的作用。学生应用思维导图的模式,把解题思路牢记于心,灵活应对。利用排除法,针对训练,强化练习等反复操作,举一反三。下图为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构建的思维导图。
三、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1.培养学生的记忆力
思维导图能够通过节点和连线把由中心辐射出来的各个知识点联系起来,避免了知识在头脑中毫无头绪、杂乱无章的堆放。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这个特性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掌握教学重难点。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复习的这种学习方法,并能够熟练绘制思维导图,从而达到很快理清主要内容和重点、难点、解题思路。学生学会了梳理知识,记忆能力得到了提升。
2.培养学生的逻辑力
上课通过思维导图来复习,提炼出具有逻辑性的主题脉络,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记忆,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学生在创设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其实也是进行一种思维的训练,因为思维导图是把相关联的东西结合在一起具有发散性的网络。学生在创作时,要调动已有知识进行连贯整合,这就要求学生在梳理时要有非常好的逻辑能力。那么久而久之,创作思维导图无形中就培养了学生的逻辑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思维导图的创作在设计上是一种美的视觉体验,就像是一幅美丽的画作应具有作者的画工和创作灵感。在思维导图的创造过程中,需要学生应用绘画技巧在视觉上能够给人一目了然的效果。因此,笔者认为学生创作的思维导图是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4.培养学生的自主力
教师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前置性作业中,在复习时提出知识要点,引导学生展开探究。大部分学生通过教师设置的思维导图(空图)进行构思整合脑海里的内容,便对所复习的知识有了初步感受和浅层理解,在实际上课过程中他们会更有目的性地进行课堂学习,降低了对复习知识的畏难情绪,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 结语
思维导图可以将重要的知识点以及零散的知识有效地串联在一起,并以图片、声音等形式展现出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英语复习课中,思维导图的运用不仅可以让学生把词汇、语法以及解题思路等进行有层次的理解,并明白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学生通过创设思维导图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记忆力、逻辑力、创造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这在复习课中是很关键的。当然,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学生自主创设思维导图的时候还存在很多阻力如思路不清晰,内容总结不到位等情况,在以后的教学中还应不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