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黎平县第三中学 石英昌
为实现有效的听力教学活动,笔者在高中日语听力课堂的实践探究中发现,基于ARCS模式下的课堂,是一种有效的听力课堂模式。
一、 ARCS式课堂教学的具体含义
是指A—Attention 「注意」,R—Relevance 「关联性」, C—Confidence「自信」,S—Satisfaction, 「满足感」。其具体特征是:注意(Attention )おもしろそう,即引起兴趣和好奇心。对接下来所学知识有所期待。关联性(Relevance)即やる意味がありそう,何のために勉强するのか;即我为何而学的相关目标和知识。自信(Confidence)即やればできそう!「もうやめた!」と思わせない,即只要做了就能做好的自信。满足感(Satisfaction)即やってよかった!「またやってみよう」という気持ちに。即完有所收获,感到很满足。
二、基于ARCS式听力课堂教学建议
很多老师在听力课上,听录音三遍后带学生分析文本和语法,把听力课上成阅读课。声音很难保留,很难抓取信息,笔者认为必须带着学生听到信息,磨耳朵。在笔者看来,ARCS式课堂教学的听力课应该具有以下特点:
(一)导入要能引起注意即是指A—Attention 「注意」
可以尝试用以下方法导入:
1.头脑风暴。可以引导学生自由联想,罗列出围绕该主题的相关单词或短语,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如人教版七年级日语 “家族の写真”中,教师在听前可引导学生快速说出亲人称呼等。
2.图片、绘画导入。图片色彩鲜艳,表现力强。在听前活动中,可利用图片、绘画,让学生复习词汇,为听力活动扫除语言障碍;听力任务后,可用图片为线索让学生看图说话。图片作为提示可降低听力的难度。
3.视频及动漫场景导入。利用多媒体的手段,使学生能够与教师播出的音像信息产生某种形式的交流。如在人教版日语必修二教材第六课 “年越し”中,教师可在听前播放一段关于中日春节除夕的视频。在视与听的刺激下,学生会积极了解人们在做什么、中国春节的习俗等问题,使主题自然地过渡到除夕上。
4. 游戏导入
高中初学日语的学生往往活泼好动,可以设计游戏形式的听前活动。如人教版《日语》七年级上“数字关连学习”中,教师可以利用 “数字接龙” 的游戏快速复习巩固数字说法。
(二)课中对学生听力能力精准的诊断
诊断学生听力能力的最佳方法是提问,在一问一答中,把答案串联起来,就是整个段落的复述。提问节奏要明快舒适,既有适当的压力,又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而且老师的每一个问题都是诊断,评估学生哪个句子和词汇没有听懂,是词汇的问题,还是理解速度,还是日文记忆力的问题。只有知道学生的实际听力水平,才能在课堂上使用难度相适应的材料。过难和过易的材料都会让课堂的吸引力下降。如果一个学生在听力课上挫败感强,没有成就感,觉得课堂枯燥,往往和使用的材料太难有关。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要具有R—Relevance 「关联性」。
(三)要让学生获得学习的自信和满足感。即C—Confidence「自信」,S—Satisfaction,「满足感」
给学生播放听力之前,一定要明确提出目标。要告诉学生:为什么让你听这一段,希望第一遍第二遍分别达到的目标,要给学生压力,以便提高学生的专注度。听完之后,要复盘,要询问刚刚提出的目标,学生有没有完成。另外,好的听力老师,会有高频率的提问,不断把听力材料从陌生推向完全理解,从而让学生获得听懂的自信和满足。
(四)要给学生创造成就感
在每节听力课后抽出三分钟,进行表演(自由畅谈),既巩固了过往知识,又能让学生尝到口语对话成功的喜悦。也就是语言的连用力:アウトプット(输出)。小组针对当堂课题发表各自观点、联想自身实际情况对比和谈感受;每个学生都有机会锻炼口头表达能力。持之以恒,学生的口语水平就能不断提高。更重要的是,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报告向其他学生提问,不仅能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而且学生的听力水平也能逐渐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