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11月07日

要重视培养村民的“环保意识”

○ 叶金福

近日,笔者去某村办事,无意间发现,几年前脏、乱、差的“邋遢村”,如今不但村道、大小弄堂里,都看不见一丁点的垃圾,而且家家户户的房前屋后,也都披红挂绿,环境卫生既干净又整洁。一位正在打扫门前庭院卫生的大伯相告,村里的环境卫生逐渐好转,关键是广大村民的环保意识增强了,村民们都把环境保护当成了一种生活习惯,一种生活方式了。笔者听了,不住地点头表示赞赏。

在我们的印象里,农村是脏、乱、差的“代名词”。在各地农村里,绝大多数村民的环保意识都十分淡薄,不但把生活、生产等垃圾乱扔乱丢于村道上,而且鸡粪、鸭粪、猪粪等也随处可见。一些村平时里几乎无人打扫卫生,只有到了春节期间,才有人勉强会把家门口的垃圾清扫一下。加之,许多村干部的环保意识也不强,往往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视而不见,因而各地农村的环境卫生普遍较差。

可如今,随着各地乡村游、农家乐、民宿的大力推进,村干部们慢慢地开始意识到农村环境卫生的重要性,许多村民的环保意识也得到了不断增强。眼下,无论走进那个村庄,大家就会发现,村里的大小弄堂、村民的庭院里,都浇筑了水泥,家家户户的庭院里都披红挂绿了。有的村子还配有专门的保洁员,每天负责村里各种垃圾的清扫和清运。广大村民,包括小孩子们,也慢慢养成了卫生的良好习惯,不再随处乱扔乱丢垃圾,而是把垃圾入桶,并把可回收的垃圾进行废物利用。一些村甚至还采取了“垃圾换生活用品”的举措,进一步强化了村民的环保意识。

其实,原先各地农村环境脏、乱、差,关键还是在于广大村民的环保意识较差。因此,笔者以为,只要各村“两委”除了增设垃圾桶、硬化村道、安排保洁人员等“硬件”措施之外,更需要提升“软件”,要加强对广大村民环保意识的教育和培养,要让环境保护的意识根植于每一位村民的心中、脑中,从而让广大村民把“绿色环保”当成一种生活习惯,当成一种生活方式。如此,我们的乡村才能真正成为村容整洁、环境优雅、乡风文明的美丽乡村,从而成为宜居、宜游的好地方。

--> 2022-11-07 1 1 黔东南日报 c201622.html 1 要重视培养村民的“环保意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