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11月07日

初中生物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的方法

○ 天柱县竹林镇中学 刘声圣

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具有放射性的特征,思维变换是一个抽象性比较强的过程,而思维导图的作用就是将这个过程变得具体化,基于文字、线条等具体的符号将相关的信息进行高度概括,将学生思考的过程体现在纸上。与此同时,初中生物当中包含了很多烦琐、细碎的知识点,通过思维导图可以将这些知识点按照相应的逻辑关系联系在一起,以此排除理解上的障碍,降低记忆难度。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应如何应用思维导图呢?笔者有如下体会。

一、在新授课当中应用思维导图

在上新课之前,学生虽然提前进行了预习,但是新授课当中仍然会接触到很多新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将新知识点进行呈现,帮助学生厘 清各个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在这个基础上构建起相应的知识架构,在形成整体认知的基础上更加深入地进行理解和记忆。对于教师本身来说,思维导图也可以更好地形成教学思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选择合适的导入形式实现新课的导入,帮助学生对接下来所学的内容形成明确的认知。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要围绕题目或者主题形成简单的思维导图,基于知识点形成相应的框架,使相关内容的呈现变得更合理和有序。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可以将教材的一级标题和二级标题作为思维导图的一级主题和二级主题,同时也可以打乱教材的顺序,重新对知识点进行建构。在这个基础上,学生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知识建构和导图绘制,并展示成果,最后由教师进行统一归纳,并通过练习题目将知识点融入实践当中。

二、在复习课当中应用思维导图

与新授课相比,复习课会在有限的时间内呈现更多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之间相互联系,但是这种联系比较复杂。为了提高复习效率,学生就要基于思维导图将它们之间的关系厘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基于复习课的关键词作为思维导图的核心,在明确复习主题的基础上与学生一同对知识点进行回顾,完成导图的初步构建。在这之后,师生展开深入的学习,按照相应的流程对重难点进行巩固。学生要根据自身的理解对原有的思维导图进行完善,形成更多的分支,并对导图的结构进行修正。

三、在课堂笔记中应用思维导图

记录和整理课堂笔记是当前学生学习生物学的主要方式。在听讲的同时,学生需要在笔记本上将重点内容罗列起来,或者在教材当中将相关内容进行标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可以和教师授课进度保持一致,但是这使得他们无暇思考。在思维导图应用的背景下,学生在笔记当中罗列知识点的依据由过去的时间顺序转变为了知识内在的逻辑关系。在事后对笔记的内容进行整理的时候,他们可以在脑海当中形成整体化的意识和全面化的理解。尤其是对于重要的知识点,会形成相应的脉络与结构,并在搜集资料的基础上对思维导图的相关内容进行补充。除此之外,学生在思维导图当中可以对那些重要的考点、自身的易错点等使用不同颜色的笔进行标记,并提醒自己定期复习,及时查漏补缺。

四、在课后复习中应用思维导图

教师要定期开设复习课帮助学生系统化地对过去所学的知识点进行复习,但主要的复习工作应该由学生自主完成。在这个过程中,思维导图的运用可以为学生的复习指明方向,引导他们将分散的知识点进行连接,并融入过去已有的知识体系当中去,这一过程对于学生逻辑思维的建构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与此同时,在课后复习的时候,学生可以参考在记录课堂笔记时绘制的思维导图,并对其中的重点和易错点等重点复习,而对于那些已经深度掌握的知识点只需要简单阅读。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可以对不同分数段、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展现出了明显的教学优势。无论是对于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无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都可以通过绘制思维导图的形式为生物课堂增强色彩和生命力,在对学生形成视觉刺激的同时增强他们对生物学知识点的记忆效果。

--> 2022-11-07 1 1 黔东南日报 c201637.html 1 初中生物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的方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