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平县谷陇镇翁勇小学 吴寿仪
小学作文水平是体现小学生语文水平的标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语文教学的成败关键看作文教学。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词汇量少,不少村级小学生感觉到写作文十分困难,有的学生枯坐在教室,甚至到了谈作文色变的地步。小学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一、教作文应从教观察入手,教学生学会观察生活
善于作文的学生往往善于观察。教师在布置小学生作文的时候,切忌布置难度过高的题目,应当布置学生写熟悉的人和事物。这样的题目难度不大,使得学生写作文有了生活积累,下笔就容易得多。当然不少学生在生活中马马虎虎大大咧咧,不注意观察生活,不知道怎么写作文。教师就应当教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中的事物,使得他们养成观察的习惯。
例如,教师在布置题目《我们翁勇的母亲河》时,教师可以教学生去观察河流。刚开始学生看到河就是河没有什么特别的,经过长时期的观察,有的学生写到我的母亲河用她甘甜的水滋润着我们,母亲河也有她的情绪,时而温柔无比,时而暴怒如虎,遇到河水泛滥,河流带着巨响奔流而下。通过观察有的学生写到,早晨孩童们牵牛到河边喝水,中午从山上干完农活的庄稼汉跳进水里,痛快地洗澡游泳,洗去劳作产生的汗水,傍晚家庭妇女三五成群地到河边洗衣。学生观察以后,就会慢慢地有话说了,作文水平在观察中不知不觉地提高了。不少学生就算不作文也慢慢地喜欢了观察,观察能力得到极大提高。
二、教作文与教阅读结合,教学生学会阅读思考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写好作文的一个根本窍门就是要多阅读,所谓多读心中有本多写笔下生花。在村级小学学生阅读的读物十分有限,学生的阅读能力有限,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多阅读,学生通过阅读中外名著,阅读莫言、路遥等人的作品,从中吸收营养 。现在阅读书籍十分的丰富,学生也没有那么多时间来阅读各种各样的书籍,如阅读《昆虫记》《世界100文明奇迹》《中国未解之谜》等,争取做到每两周读一本科普类书籍,读完后写读书笔记,为以后的写作奠定基础。
不是所有的书籍都适合学生阅读,教师就要从中挑选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读物供学生阅读。寓言故事、童话故事都可以读。诸如《七侠五义》《说岳全传》《薛仁贵征东》等小说,结构严谨,环环相扣引人入胜,学生可以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学习,他们在阅读中逐渐理解,为什么这些故事能够吸引他们,这些书为什么令人这么着迷,通过学习这些书籍的谋篇布局,学习这些书籍的选材立意,学生的作文水平大幅度提升。
三、教作文与游学结合,给学生体验的机会
新时代许多教师提倡体验式的作文课,这是很有道理的。教师应当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体验去感悟,像徐霞客那样游览名山大川,从而有了创作的基本素材。学生不应当闭门造车,闭门造车的作文,扭捏做作,没有可读性。在上作文课时,教师可以带学生到飞云崖、黄飘等地开展活动,学生在飞云崖这一名胜古迹中,领略古建筑文化,领略楹联文化。飞云崖的古树、古井、古石道别有风味,一定会让学生受到一定的触动,这样的触动很容易让学生产生灵感。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到旧州机场参观抗战机场,使得学生看看机场的概貌,了解机场的历史,帮学生讲解那一段过去的岁月,帮助学生树立爱国的情怀。
四、教作文应当教表述,教会学生讲故事
教师要带着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学生,把学生当作可造之才来培养。在课堂上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得学生有成就感。
在作文课上怎么让学生有成就感呢。作文就是将故事以文字的方式表达出来,老师不妨开展一些讲述活动,让学生讲述故事,讲述生活的日常,通过讲述,使得学生增强胆量,学生的外貌、动作、神态、语言展现给老师一种新的印象。教师不要随意打断学生的表述,反而应当鼓励学生多讲。例如,学生在讲述小蝌蚪找妈妈故事的时候,教师就要求学生把这个故事写下来,写下来以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仿写,也可以让学生说出这篇故事的优点在哪里。有的学生说这篇文章围绕找妈妈来展开,这篇文章符合小学生的思维,便于小学生理解,这样学生的参与感就越来越强,学生写故事的欲望也越来越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写下来。对于好的作文,教师应当推荐到报纸上发表,增强学生的写作兴趣。讲述的另外一种方式就是书写,鼓励学生讲故事,写日记。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从小就跳芦笙,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跳一跳芦笙,写一写跳芦笙的感受,使得学生觉得作文就是把生活的故事写出来,作文并不难,作文与生活密切相关,这样学生爱上作文,学生写出的作文肯定就生动活泼。
教作文不是简单地改改病句,修改错别字那么简单。教作文的一定要教学生学会观察,学生观察以后写出的细节才生动,教作文一定要教阅读,学生阅读积累越多,作文水平就越高。教师在教作文的时候,一定还要给学生体验的机会,使得作文源头活水活起来。老师要给学生表述的机会,学生养成表达和写日记的习惯以后,日积月累,日记里的素材多了起来,作文水平也就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