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11月07日

运用游戏培养幼儿自主性的现状及解决措施

○ 黄平县新州镇第三幼儿园 吴仕香

在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许多幼儿园秉持着让幼儿赢在起跑线上的教学理念,过早地对幼儿进行“小学教育”,一味地教幼儿小学知识。这种做法虽然可以让幼儿提前接触到更多的文化知识,但不利于这个阶段幼儿的身心健康和智力发展。将小学教育提前加入学前教育,会越来越容易导致幼儿厌学,给幼儿心理造成很大压力,让幼儿在幼儿园无法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参与游戏。

一、运用游戏培养幼儿自主性的现状问题

(一)游戏活动区域布置缺乏合理性。一般情况下,幼儿园在最开始的园内环境建设时,对于幼儿的游戏活动开展区域都会有合理的规划。但在实际的游戏活动实践过程中,大多数教师都会根据自己本身的游戏活动设计医院对活动场地进行随意布置,并没有以幼儿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幼儿对于游戏活动区域的需求。

(二)游戏设计缺乏合理性。在这个学前阶段,精心设计的游戏活动可以让幼儿充分享受游戏的美妙体验,并确保学习顺利、有组织、有质量。然而,现阶段教师的计划实践往往缺乏范围和合理性,因为他们在计划游戏活动时相对具有特点和客观。因此,学前教育中课程设计的整体教学效果并不完美。

(三)游戏活动无法落到实处。游戏活动作为现阶段学前教育的主要活动方式,在近几年的沉淀过程中,各大幼儿园通过多种形式组织教师外出参加培训、交流学习,通过邀请专家来园指导,通过多种形式的调研,在教师们的游戏活动教育教学水平还是有了相应的提高,但对于游戏活动的深度研究则相对较少,特别是在游戏活动设计和教学实践上存在学术空白问题。

二、运用游戏培养幼儿自主性的有效路径

(一)优化学前教育课程。在这个世界上,不会存在两片完全相同的雪花,也不会出现两片相同的叶子,对于幼儿来说,周围的生活事物往往也是如此。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周边生活环境、幼儿自身智力发展、幼儿自身蕴含的天赋以及个人性格都会对幼儿的成长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每一个幼儿之间都是存在着差异性的。所以教师在对游戏进行活动设计时,一定要对不同幼儿的性格特点以及个性需求进行全面且充分考虑,注意幼儿小组划分,将性格特点以及思维互补的幼儿分配到相同的小组。这样的小组划分方式,可以使得教育课程更加完善并且得到一定的优化,让每一个幼儿都能积极参与到游戏中来。

(二)增强幼儿探索趣味性。幼儿的年龄较小,相对来说心智行为都比较幼稚。对于幼儿来说,由于认知经验的不足,往往对身边的事物都有着较为强烈的探索欲望和好奇心。所以教师在设定游戏的教育活动过程中,一定要增强幼儿探索的趣味,利用趣味做引导。以趣味作为宗旨的活动会让幼儿的个性特点得到更好的满足,让幼儿在游戏的探索过程中不断地保持积极性以及主动性。

(三)在游戏的设计开展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充分照顾到每个幼儿的感受,让每一个幼儿都能亲身参与到游戏活动中,感受到带来的乐趣以及现象的神奇。教师在游戏的开展过程中一定要做好完善的组织以及活动规划,引导幼儿多动手、多动脑、多动口,为游戏的顺利开展做好保证。例如,在教师引导幼儿在对“水”这一种物质进行探索时,可以让幼儿近距离观察水。可以在开展游戏前采购一个较大的圆形鱼缸,并且带领幼儿制作几只小纸船。让幼儿先将手放置在水面上感受水带来的浮力,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纸船会在水上浮动。

(四)助力幼儿全面发展。在当下教育体制不断改革的背景下,对于幼儿的学前教育中,更加注重在课程开展中将教育立足点放在幼儿的全面发展上。开展游戏的活动过程中,一定要抓住这个教学契机,加强幼儿的全面发展,让游戏活动的实现价值以及意义在学前教育的课程中充分体现。例如,在游戏的设计过程中,可以适当地突破革新,开展游戏拓展活动。

从当前学前教育状况中,我们应该认识到,大多数的孩子在学习中并不愿意积极主动参与进来。所以幼儿园教师在设计游戏活动,要讲方法,实行有效的创新,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幼儿对于知识的学习兴趣,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发展。

--> 2022-11-07 1 1 黔东南日报 c201659.html 1 运用游戏培养幼儿自主性的现状及解决措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