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11月08日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如何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 黄平县谷陇中学 田晓明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阅读教学总得读。”于永正老师也说过:“语文教学最大的亮点首先应放在阅读上。”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了中学生阅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能阅读两三部名著,不仅读而且要有自己独立的思考,有情感、有拓展地去读,最终将书读厚,将生活解薄。叶老曾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让你成为文学中幸运的人,

一、 观念的更新

课改已进入核心素养时代,而核心素养是什么,我们又如何来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核心素养呢?要真正地达到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笔者认为最重要的不是对已有记忆和原有知识的重现,应为现实世界的“现实”存在的问题并“探究”或许是对“问题的解决过程”,因此核心素养具有整体性、情境性、反思性。学业质量包括综合表现、素养维度、过程结果,内容如何结构化包括学科知识、学习经验及其结构化,学生学什么、怎样学、为什么要学的过程,初中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应该为学生要具有文化自信,要灵活的语言运用,具备敏捷的思维能力,大胆的审美创造行为的改进而思考,要进行观念的更新。

二、 教学的建构

如果我们只作理论上的革新而没有教学过程的重构,那么我们呈现的仍是教案不变,课堂如果一层不改,那么我们教学的天空是不会发生变化的,新的课程就难以更新,而我们要想去实现新课堂教学的“大”单元式新的教学法,那么就要从语言文字上去慢慢积累并进行结构的细化梳理,使文学里的阅读变成我们自己的创意表达,实施整本书进行阅读且要学会跨学科学习,关于语文情怀很重要同时也是学习语文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要在重大问题上引发学生学会思考。有这样一篇文章《自己去吧》其中有一段话是这样描述的:

小鸭说:“妈妈,您带我去游泳好吗?”妈妈说:“小溪的水不深,自己去游吧。”过了几天,小鸭学会了游泳。

小鹰说:“妈妈,我想去山那边看看,您带我去好吗?”妈妈说:“山那边的风景很美,自己去看吧。”过了几天,小鹰学会了飞翔。

笔者想现实中我们很难呈现这样敢于放手的妈妈,而这里的鸭妈妈笔者认为真的非常了不起。她对孩子说“自己去吧”时,是带着忐忑和不安的,但是她选择放手。

所说我们说情怀很重要,如果鸭妈妈不放手,小鸭的学习有可能会滞后,也有可能有会游泳,如果小鹰舍不得让自己的孩子受伤那么也许小鹰就很难飞翔,学会放手,学会让他们自我成长,我们说要有情怀,要做有情怀的事,如果你的眼光不能达到的地方,就勇敢地把你的心放出去吧!

初中语文学科的内在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应取向在于把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出来,在语文教学的学习领域中怎样才能凸显作为我们大语文的人文关怀,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来自社会中真善美的熏陶,让他们能发自内心地去尽情体验。

三、阅读的重塑

我们读书要把一个人读出来,要让文字中的人皮肉丰满,从纸质当中浮现出来,感受到他的呼吸、他的思想。如这一首《母亲》的小首,景色渐渐明亮起来,多想牵着母亲的手走走,“重吉啊……” “重吉啊……”母亲定会这样跟我说这说那,这一首诗有位老师上了80多分钟感觉意犹未尽,开课时老师出示诗歌在大屏幕上,接着问同学们有没有不认识的生字,学生都说没有,于是老师便问,你们知道重吉的年龄是多大?孩子们便你一言我一语地道出来,顿时活跃起来了,后来老师又问道诗中说景色渐渐明亮起来,明亮起来是什么时候呢?母亲与我说这说那她想对我说些什么呢?请大家思考在诗歌的题目母亲的前面试着填一个动词,并说说你的理由。孩子们的情绪被调动起来了很高涨,整堂课呈现了不一样的精彩,就这样如果每一个学生都把自己的理解和观点表达出来,读书是需要读出其本来甚至超越它原有的光芒来的,这样书就会变得很厚重,让他们自己去体会、感悟,每一部作品它的意义不仅仅取决于写得有多美,同时也取决于读者读得有多深。

--> 2022-11-08 1 1 黔东南日报 c201822.html 1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如何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