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锦屏县示范幼儿园 龙政英
小班的幼儿习惯了在家中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特别是刚入园的新生,开学时经常有孩子尿裤子,有的是不会脱裤子不愿意小便,有的是拉尿时不会拉裤子,有的是等着老师帮忙,有些孩子不愿意自己吃饭……然而到幼儿园后事事都要自己来,这样的变化对他们来说,很难适应。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建立良好的常规,减少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社会领域中也明确提出:“帮助幼儿了解基本行为规则或其它游戏规则,体会规则的重要性,学习自觉遵守规则。”因此,小班幼儿常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笔者就在培养小班自理能力方面谈谈个人的一些建议,不到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利用律动、手指操、儿歌吸引幼儿,让幼儿进行生活技能的操作练习
小班幼儿年龄小,很多时候想做自己的事情。如如厕的时候,听到的就是:“老师、老师,帮我提一下裤子。”特别是午睡后起床更是喊声一片,“老师,我不会穿衣服。”“老师,我不会穿鞋子,或是直接不说,坐着不动”……有的小朋友本来是会做的,但是看到其他小朋友不动,也不愿意自己做了,干脆坐着等老师来帮他。这些想象普遍存在。但是由于年龄特点的关系,小班的幼儿特别喜欢边唱边做事,于是笔者想出了一个让幼儿愿意自己动手做事的小办法,就是找到一些好听的儿歌,一些编口令,如折衣时,我们先让幼儿认识衣领、衣袖、衣襟,再教他们穿衣:两扇大门关一关,两只小手抱一抱,点点头、弯弯腰,捏住鼻子边放好。我们让幼儿在提裤子、洗手、进餐、脱衣服、穿衣服、穿鞋子时都非常开心地念着儿歌,通过一个月的练习,大部分幼儿都非常乐意自己动手做事了,还学会了许多的本领。
二、利用区域游戏,让幼儿学习和掌握生活技能的方法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它伴随着幼儿的成长,学习不一定是游戏,但是游戏一定是学习, 我们就利用区域游戏,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学习和掌握生活技能的方法。如把问题抛给幼儿,小金鱼怎么死掉了,孩子们就会说饿死了,水太脏了,被石头压死了等等问题后让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于是就有了“给小金鱼喂食”,通过给小动物喂食的过程中使他们不仅锻炼了小肌肉的发展,还学会了使用勺子的方法,同时也提升了孩子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办法等知识。我们还在娃娃家设计了“走秀”,让幼儿在换衣服时,学会了穿衣服、扣扣子的方法。当发现很多孩子不能区分鞋子的左右时,我们就设计了集教活动“给鞋宝宝找朋友”,帮助幼儿掌握如何区分鞋子的左右。总之,我们设计了许多有趣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操作中,得到生活体验,得到生活能力锻炼。
三、家园共育,达成教育的一致性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家园之间要及时沟通信息,交流看法,确定教育策略,协调实施针对性的教育。老师与家长加强日常联系,达成一致目标。为此,开学初我们通过家长会,与家长宣传孩子自理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及需要家长配合的事项,让孩子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并传授给家长们一些技巧。近段时间由于疫情家长不能入园,我们就通过微信群家委群告诉家长明确了幼儿园活动的意义,我们还把每月的培养目标发到群里交代内容,让家长了解。家长的支持和配合,使我们的教育工作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小班幼儿的常规养成贵在坚持,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好习惯的养成需要持之以恒。这对他们将来的学习,生活肯定是有益的。因此,笔者认为在幼儿园和家庭中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是非常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