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凯里市第四小学 王 静
民俗文化,就是民间风俗,这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广大人民群众经过长时间的创造、传承并指导生活的文化,即我们所说的“风俗习惯”。大量教学实践证明,人们对于语言文字的运用,实际上就是“观察、思维、表达”三者能力的结合。因此,我们要将民俗文化融入作文教学中,认真训练学生的观察、思维、表达,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对民俗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人文素养、思维能力方面在语文学科中的作用,尽到语文学科应尽的职责,教给学生语言文字的表达技巧,才能使学生的素质得到根本性的提高。教师首先要做的应该是像德国教育家第惠多斯所说的“教学的艺术不在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以实现《课标》中所强调的让小学生“易于动笔”“乐于书面表达”,对作文“有兴趣”的目的。
长期以来,习作教学的惯用模式是:教师命题——作前指导——诵读范文——学生习作——教师批改——教师讲评。这种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自主精神和创新能力受到遏制,很多学生的习作不是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体验,而是生搬硬套,千篇一律,真正反映少年儿童的童心、童趣的作品却寥若晨星。要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还必须激发他们的习作兴趣。孩子们经历过,才有真实情感与感受,能够十分便捷地调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让他们觉得:作文已不是“要我写”,而是“我要写”,提笔写话已不再是可有可无。
在小学3至6年级的64次习作里,要求写地方特点内容的作文不少于12次,要求学生写下见闻体会,表达真情实感的作文涵盖了所有习作训练。小学生的知识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结合生活实际及时指导显得尤为重要。《新大纲》指出,各个地方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从古至今,在我国传统的节俗,五光十色,令人目不暇接。以流行广泛的大型节俗,如春节、元宵、端午、中秋为例,在现实生活中,就是特定时空中的生活习惯,属于社会生活的一部分。而这些都是孩子们能够触碰到的、感知到的见闻体会。同时,黔东南州是个民族风情浓厚的地区,民间素材丰富,许多学生本身生活的环境就是民族家庭,能够很好地提供大量的活动素材及体验。我们应以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和形式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开发其中蕴涵的语文教育资源,让其成为随处可见、可用的活教材,在活动中让学生从五官去感受民俗所蕴藏的视听盛宴,从而激发说写欲望。同时,民俗进班级的语文综合性活动给师生带来了认知、材料、体会等诸多好处,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同时也对作文中的审题、选材、立意、构思、起草五个环节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将民俗文化融入学生的观察能力训练
观察是作文的基础,其根本目的是获取输入信息的表象材料。形成表象材料的源泉有两个,即直接观察(即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间接观察(即对书本等画面的认识)。由此,要使学生有话可说和有事可写,就必须提供给他们比较多的表象材料即生活知识的积累,书本知识的积累和情感体验的积累。我们可以利用传统节日,组织实践活动来增加学生的表象材料:在随家长外出游玩时,教会学生积累素材。家乡的一草一木、一桥一亭以及乡风乡俗、乡亲乡情、特色美食都是学生作文训练的绝佳题材:可以寻觅家乡的古老建筑,一座石桥,一座吊脚楼,一堵残墙,都可能蕴涵着一段故事;它们的名号、建筑风格都是可探寻的内容;考究家乡村名、路名的来源,感受时代的变迁和世事沧桑。通过探索、发现,获取生活积累和情感体验,进而叙写,激发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
二、将民俗文化融入学生的思维能力训练
把活动获得的信息材料,经过选择、组织、加工、组合等制作,最后在大脑中形成一篇能表达自己看到或听到或想到内容的腹稿,这就是对输入信息的处理过程,即选择、组织材料的过程。例如在端午节来临之际,引导学生查询和端午节相关的一些信息,如端午节有哪些别名?端午节的来历及与哪些著名的人物有关?你知道屈原的生平事迹吗?端午节有哪些传统习俗?在查询的基础上整理资料,让学生自命题目撰写作文,并进行交流。还可以通过看《屈原》、唱《橘颂》、吟诗词、赛龙舟、选艾叶、佩香囊、吃粽子……一个传统节日,从查询资料到实践体验,让学生在实践学会思考、学习写作,在营造节日氛围的过程中感受特有的民俗风情。将教育生活化,生活教育化,使教学成为孩子的乐园,使教学充满创造的活力,使师生成为创造的主人。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如果这些重要的传统节日让我们的学生在作文写作学习中有计划地去探究、去实践体验,这样的文化传承是意义深远的。
三、将民俗文化融入学生的想象能力训练
不同民族拥有不同的文字、服饰以及民族文化、民间传说、民族英雄,独特而又有趣的风俗习惯,可以利用此资源让学生开展写作。这样不仅能够激发他们的创造性,从而使他们在自己梦幻世界里张扬个性,展示风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续写,让学生在了解已有内容的前提下,根据传说故事的发展趋势,发挥自己的想象,构思故事之后的发展。且续写的内容在合情合理的情况下进行适当创新。可续写开头,也可续写结尾。例如在学了《猎人海力布》一文后,学生可以续写海力布变成石头以后,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呢?这样不仅可以巩固已学知识,还可以锻炼孩子的写作能力。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想。学生在了解已有内容的前提下张开想象的翅膀来写文章。例如在学完《牛郎织女》后,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想象牛郎织女在鹊桥相遇时的情景。教师还可以引导孩子改写故事、创编故事,如家喻户晓的仰阿莎会有什么传说?“雷公山”名字的由来,苗族银饰上的牛角有何讲究等等,这些素材其自身独特的魅力,仿佛给孩子插上了想象的翅膀,使他们自由自在地飞翔。
四、将民俗文化融入学生的表达能力训练
通过口说和书写的方法,形成自己的思想和语言表达出来的过程,就是输出信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素材的充沛、语言的丰富、真实的情感、表达技巧运用得恰到好处成为重要因素。中华民族历代以来地大物博,每一个地方都有它特有的历史,在悠长的历史长河中,也都会涌现出各式各样的风云人物,不只有历史人物可以充实学生的素材库,上古神话、传说、本土丰富的乡土资源等等都可以让学生汲取养料,增加文化内涵,解决学生写作过程中无米之炊的困窘。例如独具风格的“苗年”“侗年”,让孩子们充分利用本地资源,走进苗乡侗寨,通过寻访,让学生读出在家乡这部书上的沧桑意蕴和时代变迁的思考。
特级教师张云鹰在《开放式习作教学》中指出:“习作,阅读是基础,兴趣是动力,思维是关键,表达是难点。”区区二十个字,道破了习作的真谛。而“开放”二字,正是这本书的先进理念之所在。“开放的理念”“开放的思维”“开放的情感”“开放的内容”“开放的表达”“开放的文体”,形成了以“开放”为特征的言之有理、行之有效的小学习作教学模式和独有的“开放式习作教学”流派。
总之,将中国民俗文化作为学生作文写作的营养土壤,让民俗文化精华深入学生内心,内化为人生修养,形成一种精神文化气质,即到达修身的目的,是我们小学传统文化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当小学生进行不断的民俗文化熏陶,获得一定的民俗文化积累之后,就会在自己身上内化为带有鲜明中国传统文化色彩的人生观价值观判断,并水到渠成地在作文写作中展示出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精神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