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穗县第二中学 杨 燕
一、初中语文教学与思政教育有效融合的背景
(一)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总目标,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落实语文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人文精神和传统美德,表达自己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体会党在长期奋斗历程中培育形成的崇高精神和人格风范,体会英雄模范忠于祖国和人民的优秀品质,培育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情怀。
(二)语文教学的现状
语文教学未达到应有的教育目的。语文课程在学生各个阶段的学习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但由于受一些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影响,很多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只是针对教学内容进行基础性教学,让学生掌握相应的语文知识,而没有对教学内容进行很好升华,也没有将语文学科在人文素养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也就不能达到其应有的教育目的。
(三)思政教育的现状
思政教育的内容过于单一。思想政治教育能够让学生形成和保持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对其认识和分辨事物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但传统的思政教育都是通过相应的思政课进行的,这种单调僵化的教学内容也不利于学生的接受和吸收,往往达不到相应的理想效果。
二、初中语文教学与思政教育有效融合的途径
语文教学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主要是由语文课程自身的特点决定的。自古至今,我国就有文以载道的优秀文化传统,文道合一是语文教学的原则,也是因为语文课程对初中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因此,本文简单谈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其中,以期为社会培养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一)从教材中挖掘思想政治教育的因素
被选入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多数属于文质兼美的优秀课文。例如《红星照耀中国》,通过斯诺的笔墨,我们得以窥见红色中国的产生、发展、壮大的原因,了解到那片红色土地上一群纪律严明、英勇无畏、心系群众,坚持马克思主义,将国家的利益高于自己的生命之上的群体——他们就是中国共产党,以激发学生爱国爱党的情操。再如莫怀戚的《散步》,授课对象是七年级学生,他们大多都是独生子女,被浓浓的爱包围着,认为享受是理所当然的,所以只知索取,不懂感恩和承担,因此需要通过这篇散文,来一步步引导学生感受亲情的温暖,让他们懂得尊老爱幼,懂得承担责任。
(二)在写作训练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
首先,写作训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学生表达思想感情的主要途径。教师在为学生布置写作题目、指导评论其写作水平时,可以渗透思政教育。例如,可以为学生布置和思政教育相关的写作题目:如《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为祖国做了什么?》《我心中公与私的对话》《谈同舟共济》《谈责任感》《诚信是金》《善良与邪恶的对话》《因助人而快乐》等,以这样的道德长跑日记来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也可以通过鼓励学生尝试着写读书笔记、电视评论等各种形式的写作,有针对性地实施思政教育引导,将写作训练与其思想政治素养的提高有机结合在一起。
其次,在初中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教材编排有综合性学习部分,其中包括调查报告的内容,这部分内容非常具有针对性。例如,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让学生在做调查报告的同时,理解并升华了“少年就应该读书、多读书、读好书”。这对学生健全人格,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都十分有益。让学生写一份调查报告,也就让学生亲自到社会生活中去调查、体验,在这个调查报告的写作过程中,学生也不知不觉地就接受了国情、社会政治、思想等各方面的教育。
(三)在语文课外活动中融合思政教育
首先,各式各样的语文课外活动是对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同时也是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教师在日常授课之余,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红色经典朗诵、演讲、课本剧等趣味性强的语文活动,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提升其素养,无形中也激发了他们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例如,开展诗歌朗诵这种课外活动,指导学生朗诵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这首诗,不但让学生掌握了简单的朗诵技巧,同时也让学生深深感受到祖国历经的沧桑磨难和今天的繁荣富强,体会作者深入骨髓的爱国之情,进而激发学生内在的爱国之情。
其次,在课外阅读活动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格。优秀的文学作品是时代精神、情感的产物,学生通过阅读文辞优美、思想深刻的文章,可以从中感受到文学作品中不同人物鲜明的性格特点、人生价值取向以及理想抱负等。例如,学生通过阅读可以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可以从内心深处由衷地敬佩其自强不息、坚强勇敢的精神,进而内化成自己的所思所行。海伦·凯勒作为一名盲聋哑女士,不仅学会了英语、法语、德语等语言,同时还成为一名闻名全球的教育家、慈善家以及社会活动家。由于她杰出的个人成就,她被美国《时代周刊》杂志评为美国十大英雄偶像之一,并获得了“总统自由勋章”荣誉。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深度融入思政教育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综合性工程。语文教师必须深刻认识到思政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把握时机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进课堂,进入每一个学生的头脑、心灵的目标,促使学生成为综合素质高、全面发展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