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11月12日

锦屏县大公田社区:

奋力谱写幸福美好生活新篇章

○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陈雪村 通讯员 陆琇 杨晓海 摄影报道

立冬时节,走进锦屏县三江镇大公田社区,只见一幢幢楼房错落有致,一条条水泥路平坦整洁,一个个产业落地生根,一步一景,勾勒出美丽社区的别样景致。记者深入社区,近距离感受老百姓在感党恩中奔向幸福美好新生活的信心和决心。

11月9日,三江镇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来到大公田社区“锦绣计划”培训班,向搬迁到大公田社区的少数民族妇女群众及绣娘们用侗、汉“双语”解读党的二十大精神,向广大妇女群众传递党的好声音,引领广大妇女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真抓实干,用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

参会妇女群众或聚精会神聆听,或奋笔疾书记录,不知不觉一个半小时的宣讲结束,大家仍然意犹未尽。

“讲的都是我们听得懂的大白话,我们听得懂、记得住、能领会,相信在党的带领下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美好。”

“党的好政策一次次把幸福送到我们手中,苗绣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有幸生活在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见证祖国日益强大,我们的日子越来越好。”

……

翻开妇女群众的学习心得,记者看到,大家用一句句肺腑之言,表达出内心坚定跟党走的决心。

据了解,大公田社区是锦屏县为易地扶贫搬迁户精心打造的社区,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近年来,大公田社区整合各类资源,加快完善“五个体系”建设,扎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把满足搬迁群众需求与提高素质有机结合,加快推进搬迁安置点设施建设,推动实现公共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增强搬迁群众社区归属感和幸福感。

搬出穷窝 迎来崭新人生

“2018年搬迁来大公田后,我就在这里的幼儿园上班,妻子在下面的服装厂上班,小孩也就在旁边的小学就学。”欧一琼是锦屏县城关第二幼儿园的保安,他一边忙着给孩子们修玩耍的玩具一边向记者聊起了自己的老家和那栋老房子。

欧一琼家的老房子位于锦屏县河口乡裕和村,那是一个距离县城有80多公里的山间小村庄,而且还是父辈那时修的木房子,虽然家中只有三口人,但是小孩上学的不便,让欧一琼选择了“搬”进县城,开启新的生活。

近年来,锦屏县将社区纳入城镇一体化建设,统筹资源,让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配套建设同步推进,周边还有幼儿园、小学、中学都能解决随迁子女的就学问题。

“过去,我们一直在外面务工,自从搬进社区后,在家门口就实现了稳定收入,生活质量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我们搬到了这么好的地方,工作也更有斗志!”欧一琼说。

在社区的卫生室里,正带着小孩来看病的黄英连连竖起大拇指说:“这里的医疗条件比我们老家好多了,家里有两个小孩,平时有点感冒发烧,下楼走几步路就能看病咯。”

随着大公田社区医疗设施和医疗水平不断地完善,越来越多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贴心的医疗服务,在润物细无声中感知幸福生活。

当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时,易地扶贫搬迁便成了摆脱贫困的有效途径。被群众称为最幸福的社区之一的大公田社区已满4周岁了,搬迁群众也从过去的村民成为现在的居民,大家深刻感受到了搬出来的幸福,也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稳定就业 托起稳稳幸福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消除影响平等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和就业歧视,使人人都有通过勤奋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

报告中句句关注民生的话语,在大公田社区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

易地扶贫搬迁不仅是“住”的问题,发展后续扶持产业,使搬迁群众充分就业,过上幸福生活才是关键。

“我今年都65岁了,还能继续在社区的工厂上班,要是在老家就只能种种田了。”在社区内的锦屏县福鑫服饰有限公司车间里,张锡兰满脸喜悦地说。

现在的她,也过上楼上生活、楼下上班的好日子。

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近年来。锦屏县立足大公田社区交通便利的区位优势和劳动力充足资源,陆续引进了一批批劳动密集型企业,建设了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设施配套的扶贫车间,帮助搬迁群众就近就业。

除了扶贫车间,在大公田社区产业园里,一批批产业正带动搬迁群众就业增收,安居乐业。

从锦屏县启蒙镇地茶村搬迁到大公田社区的黄兴文是受益群众之一,有相关养殖经验的他,被社区聘请为林下养鸡养殖基地管理员。

“我现在每天就是在基地喂鸡、给鸡做饲料、清理鸡舍、观察鸡的健康状态,每个月都有稳定的工资,工作也不累。相信在党的带领下,生活会越来越有奔头。”黄兴文说。

据悉,大公田社区紧紧围绕搬迁群众的就业需求,很早就作出了长远性制度性安排,通过建立社区就业创业服务中心,配备办公设备和工作人员,为安置点扶贫车间提供劳动力推荐服务,实现培训就业一条龙服务。同时,开发公益性岗位,引导外出务工就业、就近创业就业、创业门面带动、产业基地支持等“四位一体”的形式,先后帮助2807名劳动力实现就业。

在小区长椅上,老人们闲聊着,孩子们嬉戏着。800多张甜蜜的笑容照片组成的四面“笑脸墙”,正是搬迁群众幸福的真实写照。

社区治理 提升民生福祉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完善基层直接民主制度体系和工作体系。

对此,大公田社区主任龙安春深有感触。每当在社区工作中遇到难题时,“群策群力”总是解决问题的必经之路。

“之前社区没有居委会,环境也不美观。现在有了居委会,还有了警务室、综治中心等,小区环境也越来越好。”看着新家周围越来越便捷的生活环境,大公田社区的搬迁群众宋盛光别提有多高兴。

近年来,锦屏县下足绣花功夫做好大公田社区后续扶持工作,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组织实施社区视频监控工程,安装社区门禁系统67套,安装“雪亮工程”摄像头32余个、“天网工程”摄像头11个、物业管理摄像头67余个,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社区治理,提质升级行动一个接着一个。

“这四年来,我们按照易地扶贫搬迁‘五个体系’建设要求,全面完成了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配套建设了社区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老年服务中心、文化服务中心、儿童活动中心、卫生室、警务室、学校等‘五个体系’功能室建设。”龙安春向记者介绍,通过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服务体系,真正实现了老百姓“搬得出、稳得住,有发展、可致富”的目标。

据了解,大公田社区还设立了“四点半课堂”,以“社工管理+志愿者服务”的方式对儿童提供无偿课后作业辅导服务,并开展各种课后趣味活动,解决了孩子放学早、家长下班晚而造成孩子无人陪伴的难题。

“我们是从彦洞乡移民搬迁来大公田社区的,小儿子现在读小学了,他每天放学后就来这里写作业,有老师辅导和看管,我觉得非常放心。”大公田社区的搬迁群众姜廷香说。

过去居于深山,下田;现在安居城镇,上班。沐浴着党的二十大光辉,搬迁群众正奋力谱写大公田社区甜蜜幸福美好生活的新篇章。

--> 2022-11-12 锦屏县大公田社区: 1 1 黔东南日报 c202227.html 1 奋力谱写幸福美好生活新篇章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