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凯里市湾水初级中学 吴龙军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指的是教师在学习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分组,结合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由学生自发完成任务内容以实现教育目标。相比其他汉族聚居的地区而言,以苗族聚居的少数民族地区在语言学习上更加困难,由于生活中的语言习惯,在英语学习时需要与汉语进行转换,才能更好地学习英语,这种情况使得苗族地区初中英语教学的任务更加艰巨,也导致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需要解决全新的问题。
如何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苗族地区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进行有效应用呢?
第一、合理安排小组成员,科学构建学习小组
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即使是在农村地区,不同学生表现出的英语水平相互之间也是不同的。因此要确保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苗族地区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得到有效应用,教师首先要针对学生的英语能力合理进行分组。这种分组需要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使各个小组在功能类别上具有一致性,但允许不同能力高低差异的存在,如所有的小组都需要具备应有的理论探讨能力、行动能力及组间成员的组织动员能力等,但在各组各方面能力上只要保证超过最低限度即可,不对能力水平做出强制要求,以确保小组成员能够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另一方面要保证小组成员之间能力上的互补性,每位小组成员都需要具备一项或两项足够突出的能力,如某同学具备良好的交流能力与组织能力,那么就需要另外的同学分别具备较强的执行力或是表现出高水准的英语语言素养,进而保证小组学习活动能够正常开展。
第二、借助活动营造英语应用环境
制约苗族地区农村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缺乏英语应用环境 ,因此在完成小组的划分及成员安排之后,教师需要本着“互助互学”的原则,尽可能在小组内部营造出应用英语的环境,提升小组成员应用英语的深度及频率,为小组成员创造大量的英语练习机会,进而作用于学生英语学习水平的提升。最简单的做法就是要求小组成员在每日进行固定时间的英语交流练习,但考虑到缺乏规划的英语交流所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因此可对交流的内容、形式及流程进行明确规定,如每日由不同学生用英语记录交流学习的内容、为英语交流确定某一个主题、鼓励同学们在交流过程中进行拓展。这种做法除了能够营造出英语应用环境之外,还能使学生更快进入到学习状态中,自发查阅英语相关材料以在交流过程中加以应用,也就能够充分激发学生进行英语阅读的积极性。
第三、循序渐进设计学习项目内容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重要价值之一体现在集中团队的力量攻破单人无法解决的难点内容,如果以苗族地区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为例,那么在小组学习项目内容的设计上就需要适当拔高项目的难度,帮助小组成员意识到只有合理攻关才能完成学习任务。考虑到苗族地区农村初中学生在英语基础能力上整体处于较低水准,因此一开始的阅读教学内容设计需要绝对重视学生基础英语能力的提升,在难度不能太高的同时还需要能够充分引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阅读材料内容的选择上可以以学生感兴趣的、描述外界内容的短篇英语习作为主。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小组的学习项目完成情况给予学生应有的支持与鼓励,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扮演好良师益友的角色,实现师友互助。当小组成员的英语基础能力上升到一定程度之后,再为学生设计具有更高难度及更丰富趣味性的英语阅读学习内容。由于学生在学习难度更高的内容时更容易受挫,因此教师仍然需要针对学生的项目完成情况进行客观的评价与持续性的鼓励,使学生能够长时间保持英语阅读学习兴趣。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更能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因此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有效地应用该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实现对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