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11月14日

试论小学音乐教学引入民族文化策略

○ 黎平县肇兴镇中心小学 杨维丽

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对小学音乐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应帮助学生掌握基础内容,合理引进民族传统文化,促使学生能够受到民族音乐文化的熏陶,弘扬民族精神,提升学生传承民族文化的使命感。

一、落实激趣导入,将民族传统文化引入小学音乐教学

怎样让学生对民族音乐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主动地融入学习过程中,成为民族音乐的传播者,是教师有待处理的主要问题。只有激发学生的兴趣,才会促进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前提保障。在小学音乐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当改变传统的教学形式和理念,依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情况来合理设计教学情景,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从而主动地融入学习环节中,提升学生音乐素养,构建高效小学音乐教学课堂。而教师则应善于激趣导入,将民族传统文化引入小学音乐教学工作中,让学生在一开始就将自身的关注点放在学习中,提升爱国情怀以及民族情怀,加深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深入理解,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被各种动听的音乐以及情景吸引,将自身关注点始终放在学习中,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欲望,逐渐对民族民间音乐产生学习信心。

二、注重欣赏教学,将民族传统文化引入小学音乐教学

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要求教师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自身价值和优势展现出来,实现自我创造以及鉴赏学习。新课程改革明确指出,感受和欣赏是学生所学习音乐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音乐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保障,是提升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主要手段。所以,教师应注重将欣赏教学融入音乐教学工作中,挖掘学生的潜力,提升学生音乐素养。因此,在后续的音乐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合理借助各种音乐教材,来挖掘民歌教学中值得欣赏的教育内容,并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实现共同欣赏,促使学生对民歌产生热爱之情。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实际授课中引入民族文化,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具体要求,也是对音乐教材歌曲的合理补充,所以教师应合理把握“度”,让学生对民族音乐有着更加全面深入的认知,真正成为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者、继承者。而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发挥出各种教学手段的利用优势,以改善小学音乐教学工作。

三、进行课外延伸,将民族传统文化引入小学音乐教学

教师要意识到将民族传统文化引入小学音乐教学工作中,不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且小学音乐教学时间有限,要想在课堂中落实引入民族传统文化是很难达到理想教学效果的,这就要求教师适当进行课外延伸,让学生注重积累,多方面、多层次更加直接接触民族音乐文化,深化民族音乐教育工作,加强对民族风情的体验。在后续教学工作中,教师在开展日常教学工作时,还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发挥出学生想象力构建能够接触民族文化音乐的平台,并且创造各种机会,教师要为学生组织业余兴趣小组,像古筝兴趣学习小组、剪纸兴趣学习小组、二胡兴趣学习小组等,适当为学生增加多样化业余活动,在参与各种活动中更加直接接触民族文化。

四、提升学生素养,将民族传统文化引入小学音乐教学

作为一名合格的小学音乐教师,要发挥出自身引导优势,提升教学能力,在教学工作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更加系统、专业地学习民族传统音乐,这就要求教师利用自身业余时间加强对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学习和掌握,像学习书法、绘画以及古诗词,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注重在后续教学工作中创设情怀润泽音乐课堂氛围,让学生加强感知和体验,激发主动性和积极性。

综上所述,我们应充分地意识到在小学音乐教学工作中引入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将民族传统文化引入音乐教学工作,会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增强民族凝聚力,这就要求在后续小学音乐教学工作中,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展欣赏教学、合理进行课外延伸、提升学生素质以及深入体会作品,以此来合理融入民族传统文化,为促进小学音乐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 2022-11-14 1 1 黔东南日报 c202311.html 1 试论小学音乐教学引入民族文化策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