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陈茂为 彭刚 吴昌前 杨彤) 近年来,施秉县杨柳塘镇板屯村乡村振兴工作队规避劣势发挥优势,以村级供销合作社为平台,借“贸易”搭桥,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
时下,正是秋冬种的关键时节,在杨柳塘镇地坝村,村民们正在搬运由板屯村供销合作社帮忙采购的农资,为备战秋冬种解了燃眉之急。
“这两天响应秋冬种的号召,作为农资的供应链,调运了这一车化肥,服务秋冬种,这一车化肥有20吨,来源于我们供销合作平台。”省外事办派驻杨柳塘镇板屯村第一书记江茂向笔者介绍道。
板屯村驻村工作队在苗族村寨积极探索发展第三产业,集中帮扶力量、利用帮扶资源、发挥帮扶优势,村级供销合作社走“贸易”路,把优质的农资产品、农特产品以有效的经销途径供应给需求者。第一单就打破时空限制,把东北的大米卖给安顺客户,钱收进了板屯村的村集体账户。
不同于传统的农村电商,板屯村供销合作社走的是多元化的贸易模式,更是乡村振兴闯新路的尝试,事实证明可行,也给驻村工作队带来更多信心。
“截至目前,销售收入60万元左右,今年的目标是突破150万元。”江茂说。
供销合作社一头连着村集体经济,一头连着群众的柴米油盐。为引导群众参与共建共治,板屯村实行寨管委积分奖励制度,在遵规守纪、保护生态、家风传承、勤劳致富等方面实行家庭积分制,供销合作社的门市部不仅方便村民采购生活必需品,也是积分兑换的小超市。
同时,板屯村还以寨为单位,组织一支由党员、返乡大学生、创业青年等组成的板屯村基础设施建设监督和管护工作小组,让村民加入共管共建共治的队伍中,增强主体意识。此外,群众还主动参与到“暖芯计划”——太阳能路灯项目的投工投劳中,成为村寨美化亮化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以前没有路灯的时候走也不方便、玩也不方便,老人也很少串门,现在有路灯了样样都方便。”板屯村村民吴永文开心地说。
以心换心,才能赢得民心。板屯村驻村工作队用心谋发展闯新路,不仅照亮了苗乡群众的回家之路,也打开了苗族村寨的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