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11月15日

如何做好新课程改革后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 凯里实验高级中学 杨 丁

新课改之后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除了理论知识的传授之外,更加注重关注学生这一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现代化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应该教会学生怎么学,教会学生敢于创新、善于合作、勇于探索、志向远大等基本能力,所以新课改下该怎样上好高中信息技术课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一、把握教材,灵活授课

作为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师要想实现新课改对教育教学的要求,首先就需要从研究教材入手,把握住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了解透彻每个章节的教学目标。就像教材分析专家说的,信息技术课程并不是单纯的计算机课程,新的信息技术教材更加注重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有教学的根本需要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这一目标出发。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材并不是过去的软件说明书,新课改后的教材注重知识的基础性和学习可迁移性。新的教材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探索空间,为授课教师带来了更多的发挥余地。在教学中,我们需要吃透教材,把握住教材的主要教学目标,但不能被教材完全束缚住,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授课。例如,在教学《数据与计算》中第一单元《数据与信息》时,为了让学生了解信息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采集信息并进行编码和处理,我们可以创设一个核酸采集的情境,当手机软件扫描个人的二维码后就会显示出这个人的所有信息,以此来引出数据、信息和数据编码的相关知识。相比,拿过来教材就直接讲述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要效果好很多。

二、注重引导,自主学习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知识的范围在不断扩大和更新,对于学生来说可谓是浩瀚无边。这么多的知识含量不可能教师都在课堂上进行细讲,也不可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学会。同时,高中生的信息技术技能不可能完全依赖教师的手把手教会,那种“读死书”“被教会”的学习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发展的需要。因此,学生如果不想被课堂淘汰,被教师“遗忘”,就需要学会通过自主学习获取更多的知识,打破“教师讲什么,我学什么”的状态,积极主动地去探索知识,获取信息,这样才能为以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例如,在实际教学中,将理论传授变为学习方法引导,采用任务驱动方式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例如在教学网页制作相关知识时,我们可以提出任务,任务1:通过所学你们学会了在网页中插入背景音乐的方法了吗?请通过上机操作进行实践演练。任务2:通过所学你们学会了在网页上加入flash动画了吗?请通过上机操作进行实践演练。然后让学生对教师的任务进行自主上机演练,熟练操作步骤,掌握方法。通过任务驱动引导教学的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通过回忆熟练掌握了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同时提高了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除此之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除了在课堂上之外,还要利用好课余时间,引导学生在课后能自主对知识进行拓展和延伸,同时对课本之外的知识和信息进行处理和获取,让信息技术的知识更具广泛性和选择性,真正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养成自主获取信息、筛选信息、处理信息的习惯,从而提高学生在信息技术学科方面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巧设合作,提升素养

在高中阶段,由于信息技术课设置较少,每周学生和教师面对面的机会较少,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我们需要让学生学会和同学进行有效合作,来达到学好知识的目的。相比,学生自己学习或者只依靠教师课堂上短时间的教学学习,合作学习对学生的自我发展更有利,更能促进学生的认知水平的提高以及健康情感的形成。班级小组合作教学,要尽量遵循民主、平等的原则,尊重学生的意愿,鼓励学生自由合作、自主分组,教师在小组合作中发挥观察者的作用,通过巧妙设计、组织观察、引导启发等,保证整个学习过程的进展、学生对学习目标的实现效率、问题的解决、合作的效果等等都能顺利并高效开展,保证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

例如,在教学《信息技术》中第二单元数据处理与应用中的项目四“认识智能停车场中的数据处理一探索停车引导中的数据处理”相关知识时,我们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对问题进行分组探究,讨论的主题设计为“智能停车场的智能体现在哪里?”根据这一主题小组中的学生通过阅读课本教材或者依靠以前的知识积累对主题进行分条整理,然后小组中的成员进行相互补充,最后得出答案,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效率。

四、分层作业,加强巩固

由于高中生计算机的基础层次不同,认知水平和接收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化,因此我们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中需要设计出具有层次化的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以及作业,以此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对知识的学习需要。分层作业是分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课堂所学知识进行记忆加深和巩固的关键环节。在布置信息技术课后作业时,如何进行分层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主要问题。

首先,是基于教学的分层作业。我们可以参照高中学科教材设计的特点,设计出必做作业任务和选做作业任务。必做作业任务以课本上的基础知识为主,目的是帮助学生对课堂上所学的基础知识进行巩固和掌握。选做作业任务是相对必做部分有一定的难度加深,知识范围有一定的拓宽和延伸,这部分作业可以为能力水平较高的学生提供一个更好的练习平台。

其次,还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作业完成的不同要求: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以完成必做作业任务为主,并且保证必做作业任务的正确和熟练,以此来培养这一层次学生的学习自信,同时激发他们对信息技术探究的兴趣;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在完成必做任务的同时还要引导他们主动去完成选做任务,从而让这一层次的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通过做选做作业而对信息技术知识进一步探索乐趣。分层作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吃得饱,且吃得好”,大大提高了作业本身的实际作用。

新课改之后让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形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无论是从教材运用、教学引导,还是作业分层设计以及小组合作教学等,都是从学生这一主体出发,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实现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

--> 2022-11-15 1 1 黔东南日报 c202446.html 1 如何做好新课程改革后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