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平县第二中学 雷国文
近年来,信息技术发展迅猛,“互联网+”时代然来临,不仅深刻影响了人民生活方式,亦对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活跃课堂氛围,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升教学效果,是一个时期内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面临的重大挑战。本文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出发,分析了“互联网+”时代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以期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发展提供可行性路径。
一、“互联网+”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现状分析
从目前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学校仍旧是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在这种传统方式中,学生的积极性,往往有赖于教师的教学水平,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不够稳定。伴随着社会发展,学生的自主性增加,对于外界消息的接收和思考也逐渐增多,传统教学难以满足学生思考的需求。在这种背景下,“互联网+”顺势引入教学中。但是,受限于教师的信息技术操作水平、学生的接受程度等等,大部分学校并未将网络教学作为教学工作的主要方式,对于发达地区学校而言,他们往往自有一套好用的教学方式,无需利用网络教学来提高教学效果,对于欠发达地区学校而言,实现“互联网+”的硬件条件不足,难以实现网络教学的预期目标。当然,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意味着“互联网+”必然成为今后教学的趋势,但如何充分发挥“互联网+”的教学效果,仍然需要进一步探索。
二、“互联网”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教师水平有待提升
以笔者工作单位为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的年龄结构较为不合理,中老年教师占比较高,教师对于信息技术的学习与使用不够积极。并且“互联网+”思维对思政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总体而言,目前教师的整体水平,并未能够契合“互联网+”教学的需要,有待一定时间来培养人才。
(二)教研水平仍有进步空间
客观地说,目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早已经过不断改革与发展,与人们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并表现出极强的时效性。在此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研工作存在一些比较明显的问题,一是未充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且多次教研活动之间的联系不够充分。二是部分学校构建的思政校本教研机制未突出地域特色和学校特色。三是部分教研人员参与教研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高,与此同时也不愿意在教研会上主动提出想法和建议。这些问题随着“互联网+”的渗透和使用,表现得越发明显。
(三)教学资源仍不够丰富
目前,互联网已经适用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很多初中学生,已经能够熟练运用互联网,在网络上“冲浪”,这就意味着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多了。在这种情况下,教材的滞后性表现比较明显,已经不能足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如何实现教材教学与扩展知识的平衡,实现不同知识储备及学习习惯的学生同步学习,满足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多元需求,是“互联网+”背景下教学探索的重点。
三、“互联网+”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发展方向
(一)强化队伍建设,着力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教师是课堂的主导,面对“互联网+”的新挑战,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师要更加与时俱进,善于创新。特别是在教研过程中要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新的教学技术以及方式,学会反思自身的缺点和不足,认真听取学生所反映的问题,积极学习最新的时政、教学知识,摒弃过时的教学手段,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特别是要主动融入“互联网+”的大潮中,以开放和虚心的心态去探索、学习,将信息技术转化为教学工具,更好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二)增进学术交流,不断提升教学水平与合作
“互联网+”极大便利了学术交流。网络培训、群组交流等方式,能够让不同学校、不同教师跨越时间空间的距离,进行交流。学校应基于本校的实际情况,开展“思政课学科教材教法研训一体网络课程建设”项目研究,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种线上线下培训,教师也应该珍惜学习机会,敢于提出问题,大胆交流讨论,在互相学习中,不断提升教学整体水平,并依托学习平台,切实解决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从而确保先进的教学经验将得以传播,教学水平得以显著提升。
(三)优化教学资源,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方法
目前,教案书写、教学反思、课件制作等,都能够借助互联网加以呈现,且教师也多是通过互联网来获取最新、最全的信息。通过信息技术辅助,教师能够及时更新知识储备,能够关注和回应到学生的最新动态。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促使教师教学思路、教学方式不断优化,且通过互联网上与其他教师的交流探讨,也能使教师收获颇多。只要善于检索、搜集、利用网络上海量的教学资源,教学方式方法将得到有效改进。
四、总结
总之“互联网+”是互联网思维的一种发展成果,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师,一是要顺应“互联网+”的发展,正确看待“互联网+”对教学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以积极的心态不断提高自身运用互联网教学的能力。二是要积极把握机遇,将“互联网+”引入课堂教学之中,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学生所反映出的问题,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理念,契合学生发展需要,更好地培养和教育人才。三是要重视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鼓励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入,尝试线下教育与线上教育之间的互相融合。充分利用和整合学校提供的教学资源,依托“互联网+”的信息技术,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力争去发挥好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育职能,引导学生正确、积极使用互联网,多措并举,最大限度实现教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