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刘辉) 今年以来,黎平县坚持把“稳就业,保就业”作为重要抓手,以促进有就业意愿劳动力就业为动力,以实现“三类人员”一户一人以上就业为目标,不断优化就业服务,不断拓宽就业渠道,打好稳岗就业组合拳,促进群众就业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注重宣传,营造就业氛围。以“三类人员”、返乡未返岗人员、高校毕业生等群体为重点,充分运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微信公众号等媒体资源,向社会和广大群众广泛推送稳岗就业信息,着力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活动,多渠道促进重点群体就业。目前,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活动30次,为群众提供就业岗位2.56万个。
注重培训,提升就业技能。抢抓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政策机遇,围绕该县“四化”建设用工需求,着力打造“保洁、保姆、保安”等技能性强、就业前景好的市场培训品牌,加强“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等协作培训,切实提升群众就业能力和议价能力,为助推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技能人才保障。目前,开展各类培训94期,让3854名群众通过培训实现就业,培训后就业率高达100%。
注重创新,抓实转移就业。积极落实“8个渠道”和11条措施,创新推行“劳务联络工作站+东西部协作服务中心+劳务便民暖心屋”的就业模式,做好外出务工人员技能培训、劳动维权、政策兑现等跟踪服务,确保外出务工人员稳岗就业、稳定增收,全面完成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组织化程度提高到70%任务。目前,全县通过有组织劳务输出2.75万人,实现有组织劳务输出70%以上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