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11月17日

雷山县四个坚持做好“茶文章”

本报讯 (通讯员 赵仕平) 近年来,雷山县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采取标准化管理、品牌化运作、规范化经营,打造“雷山银球茶”公共品牌,走抱团发展茶产业之路,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助力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有效衔接乡村振兴。

坚持质量立茶。研究制定《雷山县茶产业发展技术规程》《雷山县茶叶使用农药化肥投入品管控方案》等制度,加强茶树品种优选优育,全面推进老茶园综合改造升级,严格推行茶园病虫草害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强化全过程监督指导,从源头上控制茶园投入品质量安全,建设茶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实现统一技术标准、统一质量检测、统一田间管理的“三统一”目标,建立茶园环境监测信息系统和村“两委”、茶企、商户、茶农四方合作监督奖惩机制,建立茶叶生产投入品经营诚信档案和黑名单制度,全年农药残留检测合格率100%。

坚持科技兴茶。建设茶产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三个体系,全面保障茶叶生产加工建设。鼓励和引导雷山茶企积极引进杭州西湖龙井、九曲红梅等先进制茶工艺和生产设备,逐步更新建立清洁化、自动化的名优茶生产线,突破加工瓶颈,全面提高精制茶的产品质量。同时,将“抓、抖、搭、拓、捺、推、扣、甩、磨、压”等茶叶传统生产技法与现代科技有机结合,主动邀请浙茶集团、省农科院的技术专家到雷山开展技术培训,强化技术支撑,建立健全茶叶企业生产、加工、监管等全流程标准化管理机制,进一步提升茶叶加工标准化和机械化水平。

坚持品牌强茶。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导、文化添彩、统一品牌、升级发展”的工作思路,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加大品牌整合力度,全力运营发展好“雷山银球茶”公共品牌,围绕“一卷(清明茶)一圆(银球茶)”打好生态牌。制定和完善统一的质量标准及形象标识,通过参加茶展、茶博会、茶艺大赛等各类茶事活动,进一步提升雷山茶的品牌认可度、美誉度和知名度,以品牌覆盖带动茶产业发展。加强与故宫文创、中国扶贫基金会善品公社、网易严选等电商平台合作,以联合品牌运营的方式提升雷山茶品牌效应,拉动茶产品销量。

坚持文旅旺茶。按照以茶促旅、以旅兴茶的发展理念,将茶园建设与旅游景观景点打造紧密结合起来,着力打造一批以九十九省级生态茶园示范园区为代表,集茶旅观光、茶旅体验、茶旅度假、茶旅养生为一体的茶叶园区、农家茶舍、农家茶庄,创新推出一批具有苗族特色的“敬茶歌”“十二道拦门茶”等茶文化体验项目,吸引游客停留体验,真正把茶园变成公园、把茶山变成金山。依托西江千户苗寨、郎德4A级景区等重点旅游市场,以游客需求为导向,积极开发各类茶叶旅游产品,规划实施西江茶叶一条街,开设一批茶叶专卖店和直营店,展示雷山茶产品,讲好雷山茶故事,助推雷山茶走出贵州,走向全国。

2022年,雷山县茶园面积16.3万亩,可采摘面积13.78万亩,茶叶产量6248.92吨,产值10.88亿元,带动1.7万户7.8万余人增收,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有近1/3来自于茶产业,达到人均一亩茶。

--> 2022-11-17 1 1 黔东南日报 c202674.html 1 雷山县四个坚持做好“茶文章”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