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韦宗喜) 今年以来,丹寨县统一战线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上级统战部门的业务指导下,紧紧围绕中心工作,组织引导“万企兴万村”工作有序开展,整合多方资源发挥自身优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加强组织领导,及时安排部署。领导高度重视,县委常委会审定通过《中共丹寨县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2022年工作要点》,县委书记主持召开县委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有效推动统一战线工作落实。及时安排部署,根据省《“万企兴万村”行动实施意见》和《黔东南州“万企兴万村”行动实施方案》要求,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工商联主席任组长,成员单位由县委统战部、工商联、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农发行丹寨支行、农业银行丹寨支行、供销社7家单位组成,下设办公室在县工商联,由工商联牵头负总责。调度监督常态化,在总结借鉴过去几年来“千企帮千村”行动取得的成绩和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有序推进丹寨县“万企兴万村”行动,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加强引导企业参与,履行社会责任。企业与村结对帮扶,引导企业(商协会)入村调研,建立基地或拓展产业,自主择村结对帮扶。截至2022年9月底,贵州丹寨县浙丹食药用菌有限公司、安信茶业有限公司、贵州省鼎盛建设有限公司等近38家企业(商协会)采取产业帮扶、就业帮扶、技能帮扶、公益慈善捐赠、消费帮扶等渠道和形式,秉持“公司(商协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与66个建制村开展“万企兴万村”结对帮扶。企业担当出成效,今年公司浙丹公司带动77个合作社种植吊瓜1.07万亩,年产量760吨、产值3280万元,为4782户19606人带来经济收入456万元,其中建档立卡户1300户,解决了当地1500余个剩余劳动力就近就业,有效促进村民增加收入。万达商业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丹寨万达小镇,投入1亿元打造排牙民族文化旅游村寨。截至目前,一期投入0.35亿元进行了民族芦笙堂、村内沥青路、民宿亮化等基础设施建设,计划2023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项目建设,并投入70多万元进购黔丹硒业公司硒锌米进行包装销售。鼎盛建设有限公司,到帮联村丹寨县排调镇羊告村调研村民存在困难,积极筹备开展公益捐赠项目,考虑到该村较为偏远交通相对不便等因素,将原计划捐赠资金7万元追加至 18万元,建成惠及56户村民红白喜事简办、快办、集中办、规范办公益场所,并为村级捐助资金26300元。国春银饰,利用靠近万达小镇的区位优势,在卡拉村创建丹寨县国春银饰非遗文化研发体验基地,着力宣传打造集鸟笼制作技艺、卡拉特色食品斗鸡肉、蜡染印象体验、非遗银匠村等民族特色文化旅游品牌,旅游旺季平均每天接待游客近千人,激活和提升了卡拉村的乡村旅游经济。华阳茶业、安信茶业等茶产业企业,在开展春茶采摘加工过程中,全县采茶用工平均每天达800人,为农村提供了近2.8万个临时工的就业。自该县“万企兴万村”行动启动以来,兴富祥立健机械有限公司、丹寨县浙江商会、湖南商会、义工联合会、大西洋商砼公司、顺利家电公司、雅典医疗器件公司、贵州省昶青农业发展公司、博茂大药房等,积极开展“捐资助学、扶危济困、救灾救难、修桥补路、疫情防控”等光彩事业和社会公益慈善事业,捐赠累计50余万元。
加强发挥部门职责,形成整体推动合力。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立足部门工作实际,既各司其职,又分工合作,确保“万企兴万村”行动真正落地见效。统战部和工商联,召开工作领导小组调度会3次,动员企业、商协会和社会组织开展捐赠、义诊、技能培训等公益活动429场次,引导企业吸纳就业固定岗位216人,临时解决务工20236人(次);完成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工商联乡村振兴调研组到访调研考察接待工作,本次考察,调研组向丹寨捐赠了5万元教育高质量发展扶持基金。县农业农村局,组织有关涉农企业召开项目申报会2次,为俊建公司牵线搭桥,启动3000头生猪代养项目建设。乡村振兴局,在项目实施、产业发展资金扶持等方面,向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的民营企业倾斜,形成常态奖补激励机制,争取对口帮扶县企业捐赠资金55万元,用于“村企结对”帮扶。县供销合作社,用好消费帮扶渠道,采取订单农业、产销一体、投资合作等方式,主动对接佛山南海区,建立了长期稳定的直供关系,引导佛山市企业家到丹寨县考察交流3批66人次。截至9月底,利用“832”平台开展网上销售,累计销售农副产品520.12万元。农行丹寨支行,积极广泛宣传和执行现行的惠企金融政策,探索创新服务企业的有效形式,着力为民营企业开辟优质的投融资捷径,对企业加大授信放贷等优惠服务。农发行丹寨支行,积极广泛宣传和执行现行的惠企金融政策,为参与行动的民营提供项目信息。截至目前,共为在册“万企兴万村”2个企业发放贷款5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