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11月20日

新课程下如何实现初中语文高效教学目标

○ 锦屏县启蒙民族中学 龙安宁

新课程标准力求创新传统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为目标,追求知识、能力、情感的综合提升,强调突显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培养其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必须全面理解新课程标准,应用新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结合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内在需求,打造新课程背景下的高效教学模式。

一、传统教学模式下初中语文教学困境

(一)教学目标模糊

传统语文教学模式中,部分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设定相对模糊,他们往往会选择“理解”“提高”等较为宽泛的词语来界定知识掌握要求,教学目标的设定更多停留在对静态行为的描述层面,这种模糊的设定容易导致教学评价难以科学开展,教师难以实施高效教学,学生也难以确定学习方向,其指导作用自然受到局限。

(二)教学方式单一

传统教学理念下逐渐形成一种流程化教学程序,教师缺乏创新意识,教学设计往往由教材内容和标准答案构成,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怎么设计,怎么实施,完全按照统一的套路进行,缺少任何一个环节,教学效果必将受到严重影响。

(三)学生缺乏主动性

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体,学生相对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明显倾向于“教”的过程,学生“学”的过程被忽略,他们缺乏自主学习意识,缺少自主发挥的时间与空间,学习积极性与学习兴趣难以调动和培养。

二、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一)尊重学生主体,调动学生积极性

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主意识和学习能力,他们的个性基本成型,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尊重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此作为语文教学开展的前提,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首先,教师应以平等的眼光看待师生之间的关系,将学生看作是独立的个体,有意识地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得教学双方在目标一致的前提下互相配合,友好合作,实现最佳教学效果。其次,关注学生的内在需求和个性特征,了解他们的关注点和需求点,从培养学生兴趣的角度出发,融合他们喜闻乐见的内容,遵循其学习规律,为教学设计提供参考。

(二)优化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灵活性

设定合理目标、优化教学方法是新课程背景下实施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首先,根据“三位一体”综合目标设定合理的教学目标,贴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避免出现模糊、夸大的现象,全面重视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情感培养,为教学评价的实施提供科学标准。其次,合理运用多媒体、微课、电子白板等现代化技术手段,以教学目标为指向,在课件设计上力求创新,发挥现代化技术手段的优势,丰富语文课程内容,扩大语文知识所产生的积极效应,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灵活的教学过程中高效学习。在课文教学时利用多媒体全程推进,融合音乐、朗读等方式辅助课文讲解,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出立体化课堂空间,教学的灵活性充分体现。

(三)实施探究教学,激发学生主动性

“学习”与“学会”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是其内涵却千差万别,学习仅仅是一个动态过程,而学会却是过程与结果的综合表现,所以在新课程背景下开展语文教学时应促使学生从“学习”向“学会”转变,提升自主学习意识,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首先,实施探究式教学,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探究学习的切入点,教师预设问题或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均可,由学生独立或合作参与,带着问题进行深度学习,从中发散思维,整合相关知识,经过分析处理相关信息后形成最优解,既能实现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又能促使他们获取学习方法。其次,根据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不同要求,分别渗透不同的学习方法,注重学习过程的有效性,重点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运用成效,从而提升其语文能力。

(四)延伸教学内容,体现教学深刻性

初中语文教学应从开放和创新的角度开展,利用浅层的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基础语言能力,利用深层的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利用延伸的语文知识拓宽学生的文学视野,真正实现语文知识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首先,教师应深度挖掘语文教材中蕴含的人文元素,将其通过教学过程诠释出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层面汲取有效内容,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和继承优秀传统文化,获取正确的价值观念,对其成长形成积极影响。其次,适当延伸课外内容,通过课外书籍、互联网等渠道丰富教材内容,为学生打开认识世界的新通道,同时可积累语文素材,为后续的学习打好基础,充分体现教学的深刻性。例如,教学《望岳》时,教师先组织学生进行古诗朗读,然后进行诗歌赏析,了解作者杜甫由远及近,从朝到暮,融情、景、理于一体的写作手法,既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又激励着他们不怕困难,勇攀高峰,永远向前,拥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魄,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

综上所述,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核心,凸显学生的主体性,从创新的角度展开多元化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学习兴趣,使其具备坚实的语文知识、良好的语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实现高效教学目标。

--> 2022-11-20 1 1 黔东南日报 c202934.html 1 新课程下如何实现初中语文高效教学目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