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11月20日

“互联网+”下初中英语课外阅读的教学研究

○ 凯里市万潮中学 李美贤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初中生各学科学习“如虎添翼”,以往传统教学中的语境缺失等困境在互联网技术的加持下得到有效缓解,学生可以在互联网技术下实现模拟式的正宗英语交流,并且,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可以实现英语阅读资源的多元化获取渠道,使初中生英语学习平台更加多样化,实现“快乐学英语”的良好氛围。以牛津译林版初中英语为例,在其中就增设了许多关于课外阅读的版块,学生可以进行网上资源查阅,并将自己的知识加以运用,遇到不懂的单词先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查阅,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随时在网上与老师和同学们进行即时沟通,这些英语课外阅读的便利都是互联网技术带来的学习优势。

一、“互联网+”给初中英语课外阅读的优势

(一)“互联网+”背景下的课外阅读能够实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人文主义心理学所倡导的教学思想就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论和以自由为基础的学习原则。而在当下社会,没有比互联网更加自由的领域了,学生在其中可以尽情地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之中。在“互联网+”的背景下,课外阅读的学习过程中要强调人的因素,要尊重学生的志愿、情感、需要和价值观,把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体。因此从学生的角度,新课改中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观而互联网技术应当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认为教师的任务不是教学生知识,也不是教学生如何学习知识,而是要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手段,至于应当如何学习则应当由学生自己决定。例如,牛津译林版初中英语《friend》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拓展阅读《Why don’t you talk to your parent?》教师首先可以在学生中进行问题调查:“Are you friendswithyourparents?Why do you want to say anything to yourfriends instead of yourparents?”在这样的调查中,有些学生谈到因父母长期吵架感到焦虑不安,还有几个学生谈及一些父母给孩子带来一些学业压力和生活压力,并就该不该给孩子安排课外补习班展开讨论。这些内容很贴近目前初中生的现状,很容易引起他们的共鸣。将本节课的共鸣点进行整合,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网上进行资料查阅,并在线上进行交流,学生的自主性以及兴奋点都被调动起来,互联网再也不是冰冷冷的工具,而是一个能让学生畅所欲言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学生不仅可以实现英语能力的提升,人文素养以及情感都得到有效升华,实现双赢。

(二)“互联网+”背景下的课外阅读能够实现初中生自主性阅读

自学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语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培养学生自学技能的重要性,学生可以通过课外英语阅读来提高自学能力,让学生学会独立阅读辅导。换句话说,它使学习者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他们的阅读技巧来学习如何选择正确地阅读材料和阅读方法,同时确定他们的阅读目标。但这必须有两个重要的前提,一是学习者本身具备自主阅读的能力;二是能为其提供自主阅读的机会。而互联网技术的加持恰好是给了学生自主阅读的机会,在互联网庞大的资源下,每一个学生拥有的资源都是平等且丰富的,因此,在“互联网+”背景下能够实现学生自主学习以及阅读习惯的养成。例如,在牛津译林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下册《Studyskills》的教学中,文中主要是以家乡变化为主要切入点,因此对于家乡的变化,教师要鼓励引导学生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运用事实来支持所表达的观点,从而使学生理解事实与观点的差异,学会陈述事实并表达观点。来自不同地域的学生,家乡自然是不一样的,因此,教师可以将学生编成小组,将来自相同的地域学生编成一组,自行去网上处查阅资料,并结合课文中的写作手法与技巧,用英文介绍自己的家乡,会剪辑的同学还可以进行视频配音形式,这样的图文并茂模式更容易使其他同学了解家乡特色。与生活相结合的课程指导使学生自主地运用信息化技术去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并进行筛选,这个过程就是一种自主学习的过程,有效运用互联网与教学目标相结合,经课外阅读延伸到学生感兴趣并擅长的领域,是十分有效的一种教学手段。

二、课外阅读材料的选择

学生对于英语课外阅读兴趣不大的原因是阅读材料的主题并不是学生感兴趣的,初中生正处在情感以及兴趣的活跃期,因此,教师应从学生的接受兴趣点出发,为学生推荐有趣的、富有故事情节的课外阅读材料。例如,与牛津译林版配套的《书虫·牛津英汉双语读物》就有适合初中生各年级的版本,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在移动终端上进行相关的阅读APP下载,如著名的阅读app——掌阅课外书,是一款专为青少年课外阅读研发的内容产品,精选图书让青少年轻松拥有全世界的课外书。在内容上,掌阅课外书引进教育部语文新课标推荐图书,并独家引进书虫牛津英汉双语读物、诺贝尔文学奖作家相关作品。教师还可以结合初中学生阅读特点,可引入中英文对照的模式,根据学生实际,将这些作品改编成英语短剧,让学生表演。并将表演视频上传到班级微信群、家长群以及学校微信公众号上面,使学生的阅读成就感提升,进而更愿意进行课外阅读,实现教学的良性循环。

三、利用“互联网+”,使初中生爱上课外阅读紧跟时代发展

当前,社会发展迅速,互联网阅读以及信息交流是人类了解世界的主要方式,初中生的阅读主题必须顺应时代的步伐。但是,英语教科书更新是需要时间的,内容上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互联网可以有效地弥补阅读教科书的不足,弥补教科书某些内容不可避免地过时,缺乏新的想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前,在针对中学生的英语试卷中,阅读和写作主题正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应试教育中,教师必须研究命题定律,并注意命题趋势,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阅读训练的效率。因此,作为一名英语老师,应该始终注意社交热点,并使教学保持最新状态。通过让学生阅读与时俱进的课外阅读材料,可以为学生打开广阔的世界,培养学生对社会的敏锐观察力,为他们成长为关心时事、热爱生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如,牛津译林版初中英语《Seasons》的教学中,英语教师可以结合当下全球变暖以及温室效应进行课外阅读拓展,并将一些英语新闻公众号上面关于天气的新闻信息进行推送,并截取其中片段在课堂上进行细致讲解,使学生在拓展知识面的同时,也能够实时了解实时动态,将学习延伸到现实层面,做一个关心时事的新时代初中生,而不是一个考试与学习的“机器”,这样的英语教学才是“有血有肉”的动态教学,能够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四、利用微视频提升课外阅读的趣味性

教师过去的教学模式较为单一,无法营造出生动有趣的课堂,学生难以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往往采用的是单向教学,学生在被动接受的过程中渐渐丧失了学习的兴趣,不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当教师为学生展示微视频的时候,学生就会感到新鲜,在这样的环境里,学生自然产生了学习的兴趣。例如,著名的英语学习app——每日英语听力,在阅读的同时还配有相关的视频动画,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大意,这样的微视频能够使学生对阅读产生浓厚兴趣,并积极实现知识内化,巩固课堂所学,实现课内课外的教学联结。

值得注意的是,“互联网+”虽然好处多多,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课外英语阅读是学生在课外开展的活动,本身没有教师的监督,全靠学生的自觉性和自控能力。但是由于初中生还没有定性,因此,教师在其中不仅要扮演“引导者”,更是初中生学习路上的“监督者”。关于互联网上面阅读材料的使用,如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小组内进行讨论,教师除了常规的检查阅读任务是否完成以外,还应该进行不定期的检查,并充分调动其阅读的积极性。

--> 2022-11-20 1 1 黔东南日报 c202938.html 1 “互联网+”下初中英语课外阅读的教学研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