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平县谷陇镇平马小学 杨正昌
语文重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对学生的影响是长远的,语言表达是沟通交际的需要,语言表达是人们交往的必须能力,在某种意义上说语言表达能力甚至可以决定一个人成就的大小。小学生时期是语言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在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大多数学生都在使用少数民族语言,语言的表达方式与汉语的表达方式存在很大差异性。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结合
在社会交际中有一句话,会干的不如会写的,会写的不如会说的。有的人其貌不扬,但是他们的老婆貌美如花,有的外貌英俊但是拙于表达,最后孤身一人。可见语言表达能力的极端重要性。
语言表达能力不是天生的,需要在平时积累中获得。在各类作品中,有各种各样的表达方式,诙谐的、雄辩的、说理的应有尽有,可以说书籍就是知识的宝库。学生需要获得知识就需要阅读,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主动阅读,加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小学语文阅读指导中,一些教师更倾向于阅读理解,忽视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让学生背诵段落大意中心思想,作者姓名,文体体裁,反而忽略了最关键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应当指导学生边阅读边表达使得阅读与表达能力同时得到提升。
学生在阅读课外书三国演义的时候,可以了解诸葛亮舌战群儒的历史,也可以在阅读中国加入WTO的谈判桌上的各种演说,还可以阅读美国林肯竞选总统的演说,扩展视野,了解名人说话的方法,掌握表达的方法,进而为提升表达做好铺垫。
二、培养学生表达能力与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相结合
作文就是语言的书面表达,作文与语言表达,两者息息相关,密不可分,但是在现有的教学指挥棒下,分数的获得来源于卷面,所以现实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着重于作文的教学。
在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更是要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表达能力。许多学生作文优秀,可是在表达上,吞吞吐吐,模棱两可,使得他们在现实中经常碰壁。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把作文大赛与朗诵大赛、演讲比赛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动嘴的能力,可让学生口述自己作文的提纲大意,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构思能力,而且可以了解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培养学生表达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说话,还要教学生会说,使得学生尽量不仅言而“有物”,还要言而“有序”。学生写作文后,可以让学生说作文,使得学生会读会写会说,避免将学生打造成哑巴式的高才生。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就提出的问题进行研讨或辩论,这样可以锻炼学生“言之成理” “出口成章”的本领。
三、培养学生讲故事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小学生爱听故事,不爱听故事的小学生一个都没有。讲故事是提升学生表达能力的重要方法,有的人讲故事曲折婉转,人们非常乐意听,可是有的人讲故事,他们能将精彩的故事说得言之无味。
教师就应当在语文课着重就讲故事进行培训。教师可以将讲故事与音乐教学结合起来,使得讲故事就和唱歌一样好听,教师还应当将四大名著中的一些故事讲解给学生听,草船借箭、蒋干盗书、孙悟空大闹天宫等等故事都生动有趣,教师在讲故事过程中,可以适当地加工,使得故事更加生动感人,使得学生爱上语文课。教师讲完故事后叫学生复述故事内容,这样,学生的表达能力就得到提高。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表达能力是其中一项重要能力指标。教师应当贯彻素质教育的方针,跳出应试教育的框框,加强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着眼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重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把学生的作文教育与语言表达能力教育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应当开展多种形式的口头锻炼,给学生展示的平台,把课堂交给学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得学生获得长久的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