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黎平县农业农村局茶叶产业技术服务中心 吴昌敏
一、黎平县概况
黎平县地处黔、湘、桂三省(区)交界及云贵高原向江南丘陵过渡地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6℃左右,一月最冷,平均4.5℃,极端最低气温-9.8℃。全县常用耕地面积为643900[~公式~],农作物总播面积为31000[~公式~],本县常年种植油菜面积5333[~公式~],其中稻田油菜免耕面积为1330[~公式~]。
二、稻田油菜免耕栽培的特点
1.节本省工
节省人力,解放人力,是稻田油菜免耕栽培技术的主要特点,没有育苗的步骤,并且扩大了单位面积内播种油菜的密度,稻田油菜免耕栽培每亩用到种子、肥料、农药成本也低于常规种植。
2.操作简便,易于掌握
稻田免耕油菜不需育苗,不需要翻耕,用工少,是一项易于农民掌握和接受的轻型简化农业栽培技术。
3.有利于改良土壤结构和水稻丰产
实行水旱轮作可改变土壤结构,改善土壤通气性,减少病虫害,且油菜根、茎、菜枯能增加土壤有机质,有利疏松土壤,提高肥力,提高水稻产量及品质,能促进绿色循环种植。
4.有利于规模化种植,实现成片机械收获,提高效益
稻田免耕油菜不需要翻耕,时间与人工上比较占优势,利于规模化种植。
三、稻田油菜免耕栽培技术
(一)播前准备
1.选择土壤较肥沃,排水条件相对好的稻田作为油菜免耕栽培的首选田块。
2.提早开沟整厢。水稻收割田内开好厢沟、边沟和主沟。开厢规格:按2m开小厢,4m开大厢,开沟作厢后,即可直播和移栽。开沟的田土捣碎均匀散于厢面。
3.水稻收割后,不翻耕,清理田面后,同时喷施土壤免深耕剂,油菜直播时如天气干燥,应放水湿润后再播种。
(二)选用良种,适时播种
选择生长势强、产量高、抗性强适合本县种植的油研系列和黔油系列品种。水稻收割后,要及时开沟排湿及时播种。一般播种期在10月中下旬完成。直播田亩用种0.2kg与干细土或草木灰拌匀后,随稻桩行间条播或点播。育苗移栽田,用双指移栽器沿稻桩边插下,向两边摇两下,取出后,靠近稻桩的插孔栽入油菜苗,另一个孔施入复合肥,然后用脚轻轻踩实同时浇定根水。此方法1人3d可移栽一亩稻田,比翻耕移栽亩节约用工6~7个。
(三)合理施肥
1.直播田在播种前3~4d天,亩撒施油菜专用复合肥50kg。移栽田在移栽时同时施肥,亩施油菜专用肥50kg。亩施农家肥1000kg。
2.苗期追肥油菜长到5~6叶期根据苗情长势.追施尿素5~ 8kg/亩,力争冬前油菜达到9~12叶,保证安全越冬
3.巧施硼肥。硼是油菜生长不可缺少的元素,黎平县多处油菜产区缺硼,为确保油菜正常生长和实现高产,防止出现“花而不实” 现象,必须施用硼肥,具体苔期每亩用硼肥100~150g兑水60~ 70kg喷施一次。
(四)田间管理
移栽田在移栽成活后,在下雨天每亩用尿素5kg撒施追肥,促其早发。除了不中耕外,其他田间管理同油菜育苗翻耕移栽相同。直播田的管理:一是播种后如遇秋旱,应灌满沟跑马水,使土壤湿润,以利种子吸水一轰而起,快速出苗;第二是当幼苗子叶全展时,如遇阴雨天气,需用多菌灵等杀菌剂喷施一次,以防猝倒病;三是当幼苗达到3叶期时,用多效唑与杀虫剂喷施一次,以促幼苗矮壮和防治病虫害;四是当幼苗达4-5叶时,匀苗、定苗并于晴天下午匀密补稀,匀苗后,用尿素兑水浇施或在下雨天用尿素撒施、追施促苗肥。
(五)病虫害防治
危害油菜的主要病害有油菜霜霉病、病毒病、菌核病和白锈病;主要虫害有蚜虫、菜青虫和跳甲等。其中菌核病和蚜虫的为害最重,如果防治不力,对油菜产量损失可达15%—35%。
1.油菜菌核病危害与发生特点:油菜菌核病又名油菜菌核软腐病,是油菜的重要病害。主要损害油菜的茎、叶、花和菜荚,以茎秆受害损失最大。油菜在开花结荚时,经常一株一株发病枯死,剥开下部茎秆,里面有许多像老鼠屎一样为菌核。苗期发病,先从幼苗的基部发生软腐,以后扩展到全苗,叶片变青灰色似烫伤状糜烂经常引起成团枯死或整窝枯死;成株期发病,茎秆受害后,病部涌现淡黄褐色水渍状病斑,单调时表皮破裂象麻丝,后期病秆糜烂成空心,并生有白色菌丝和鼠屎状菌核。油菜籽受害,褪色变白,种子瘦瘪,无光泽。
2.油菜菌核病防治方法:①适时中耕培土,在子囊盘盛发期(2-3月)进行中耕培土1-2次,可切毁子盘囊,又可防止后期油菜倒伏。结合中耕培土,每次每亩撒1∶2(-4)草木灰熟石灰混合粉30千克,能提高防效。②开沟防渍,油菜开花结荚期正是子盘囊盛发期,大量孢子侵染花瓣,随着发病花瓣的脱落,菌丝蔓延到叶子上,形成菌核病的再次侵染。一旦春季雨多,田间易渍水,有利病菌蔓延危害。因此,应及时排水降低田间湿度,防止病菌蔓延,同时也利于油菜深扎根,增强抗倒、抗病能力。③及时摘除老黄脚叶,油菜下部老黄脚叶易于感病,是病菌繁殖的主要场所,也是株间传病的桥梁,所以在盛花期分2-3次打掉老黄脚叶,既有利于改善株间小气候,又可减少病菌的再次侵染。④药剂防治:发病前可用68.75%氟菌.霜霉威(银法利)可湿性粉剂600倍,或70%丙森锌(安泰生)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或60%吡唑.代森联(百泰)1200倍液,或70%代森联(品润)700倍液灌根或喷雾。发病初期防治。可喷洒72%霜脲锰锌(克露)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50%烯酰吗啉(安克)可湿性粉剂 2500倍液,或25%双炔酰菌胺(瑞凡)2500倍液,70%乙膦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2%霜霉威(普力克)水剂 800倍液,58%甲霜.锰锌(金雷)可湿性粉剂 500倍液,64%恶霜.锰锌(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隔7-10天一次,连续防治3-4次。
3.油菜蚜虫危害与发生规律:蚜虫也是油菜生长过程的主要害虫之一,蔓延快,传播广,严重的甚至导致生姜植株的死亡,平时生产中要保护好瓢虫、草蛉、食蚜蝇和寄生蜂等蚜虫的天敌。危害油菜的蚜虫主要以成、若蚜密集在油菜叶背、茎枝和花轴上刺吸汁液,损坏叶肉和叶绿素,苗期叶片受害卷曲、发黄,植株矮缩,生长迟缓,严重时叶片枯死。油菜抽薹后,多集中损害菜薹,形成“焦蜡棒”,影响开花结荚,并使嫩头枯焦。防治方法:每亩可用25%蚜螨清乳油50毫升,或吡虫啉系列产品1500~2000倍液喷雾,10%的蚜虱净60-70克;20%的吡虫啉2500倍液;25%的抗蚜威3000倍液喷雾防治。可以挂一些黄色小砧板在植株之间根据蚜虫具有趋光性进行防治,或者用生活中大蒜汁液,取紫皮大蒜0.5kg,加水少许浸泡片刻,捣碎取汁液,加水稀释10倍,对生姜进行喷雾,同时可防治红蜘蛛、蚧虫若虫等多种食叶害虫。
(六)适时收割
一般终花后25- 30d,油菜在三分之二的角果变黄,主花序基部角果种子变黑时,及时收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