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凯里市第十四小学 杨甜甜
小学语文作业是检验学生学习知识水平的一种重要手段,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打一个分数,打一个对勾、一个X就完事了。这样的评价当然比不评价强,但是显然没有达到激励学生的作用。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恰当评价,使得学生明白自己的优势在哪里,哪些地方还需要加强,进而帮助学生成长进步。
一、贯彻因材施教思想实施分层评价
在教学中,教师采取同样的教学方式,可是学生得到的知识却不一样的。教师不得不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由于个体差异大,教师不能采取“一刀切”“一个模式”“一个标准”的评价体系。教师应当贯彻因材施教的思想,进行分层评价。
有的学生回答作业整整齐齐,答案正确,教师肯定要肯定。但是对于作业不整齐,答案错误的学生,应不应该肯定,也应该肯定。这些学生的答案虽然错误了,但是他们交作业了,他们思考了,也有值得肯定的地方。教师不能因为学生个别差异,对于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就捧在手中,对于成绩差的学生就不闻不问。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表现,找出其中值得肯定的地方进行肯定性评价,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教师以肯定性评价为主,要能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评价要有利于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学习自信心,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
二、善于运用表扬艺术提高评价的实效性
语文是学习表达的一门课程,作为语文教师应当注重表达的艺术性,教师在作业评价时使用好这门艺术至关重要,不仅可以提高评价质量,还可以取得意想不到效果,使得学生得到表扬的时候如沐春风,以百倍的动力投入学习中。在接受批评的时候,也可虚心接受将精力投入到下一步的学习当中。
语言在沟通、鞭策、寻求帮助、期待上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表扬这门艺术运用得当效果就十分明显,如在一篇作文中,学生写的作文生动感人,逻辑清楚,语言精当。教师表扬学生要有法,在课堂上当范文读了以后,教师用了一句话表扬,想不到同学们可以写得出这样的作文,简直比杂志上写得都好,可以拿去发表了。从此以后这个学生更加热爱学习,热爱作文。
在作业表扬要言之有物,教师在学生作业上,表扬学生要有实实在在的东西,使得学生明白某些方面确实是自己的优点,值得发扬,不能说,某某很努力,进步很大,然后就没有了具体内容,至少有一两个例子支撑,才具有说服力。
表扬要有度,不要表扬不到点子上。有一个学生的作文非常优美,可是老师却着重表扬他字写得好,对他的字赞不绝口,这个学生下一步就把心思放在写字上了。教师也不能将学生吹捧到天上去,使得学生产生骄傲的情绪。
三、组织学生互评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群体的认可。在作业评价上,教师的评价固然重要,但学生还期待学生的认可。教学中的评价并不能成为教师的“专利”,要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也应把评价权力下放,提倡学生自己给自己评价以及同学之间的相互评价。学生在作业评价中进行互动,取长补短,成绩好的学习成绩差的长处,成绩差的看一看成绩好的优点,使得他们相互借鉴,共同进步。
例如,有一次在作文的评价上,一个学生看了另外一个学生的作文,感觉对方的作文高出自己不是一丁半点,他除了打高分以外,还写下了该同学作文,思维新奇,想象丰富,语言生动风趣,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好作文。同时,他的同学也给他很高的评价,他们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作为作文写得好的学生,得到这样高的评价,他们兴奋不已,他不但收获了老师的关心,还收获了同学的鼓励和崇拜,从此他养成写作文的良好习惯。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高度重视学生作业评价的作用,教师用赞美的、鼓励的语言评价学生,教师用赞赏的眼光去激励学生,使得学生学习兴趣倍增,学习更加用功,学习的主动性更强,由此产生进步的动力。推动教学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