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榕江县栽麻镇中心校 林小平
写作依靠的不仅仅是语言知识的积累,也需要丰富的素材载体、情感引导、想象力支撑,才能让笔下的文章生动感人,言之有物。观察当前农村小学生的作文,笔者发现,存在东拼西凑、缺乏真实、平铺直叙等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写作素材的匮乏、写作情感的缺失、想象力的缺乏。所以,我们要从问题入手分析,寻找有效解决对策,攻破这些教学难点。
一、农村小学生作文教学难点分析
(1)缺乏素材
其实,农村生活环境更加贴近于大自然。自然就是写作的素材宝库。无数的名家将自然刻画成隽永的篇章,发挥着文学的影响力,让人在钢筋水泥的城市生活与天然悠闲的文章中寻找精神的平衡。大自然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是天然的写作素材宝库。农村小学生生在这种贴近于自然的环境之中,必然与自然的亲近力更强,对自然的观察、感知、记录也更便捷。所以,应该用好大自然这个天然素材库,以改善农村小学生作文写作素材匮乏的问题。
(2)缺乏情感
农村的人文环境相对传统,所以农村小学生的思想情感都相对闭塞与含蓄。受到农村实用主义人文环境的影响,农村小学生也往往十分“务实”。在这种务实心态的作用下,容易将自身的情感压抑在心中。小学生的情感长久得不到滋养,体现在写作中,也总是胡乱编凑故事,而不能关照自己的内心世界,实现真情流露。基于小学生情感缺乏的问题,关键在于改善小学生的思想和认知,让他们敢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愿意倾诉自己的情感,只有打破小学生含蓄、害羞、内敛的情感输出心态,才能让他们将自己的心声传达出来,让作文具备打动人的力量。
(3)缺乏想象
同样受到农村“务实”人文环境的影响,农村小学生在作文写作中缺乏足够的想象力。虽然小学生具备想象力丰富的优势,但是在家庭、社会环境的影响中,农村小学生的思想观念却偏重于“成人化”,过分“认实”,这阻碍了小学生想象力的发挥与发展。我们常常发现,要求农村小学生描写一件事物,如写“春天”,他们常常会写“花儿红了”“小草绿了”“河水化了”诸如此类写实的内容。诸如“花儿像晚霞,红色耀眼”“小草偷偷从土地里探出头来”“春风拂过冰冻的河面,像施了魔法,河水便缓缓流动起来”这类具备想象力的语句,却很难能描摹地出来。归根结底,还是由于学生看待事物的视角以及思维习惯不同导致。
二、农村小学生作文教学有效对策
(1)丰富想象力
为了改善农村小学生缺乏想象力的问题,我们必须要想尽办法以激发农村小学生的想象思维,拓展小学生看待事物的视角。例如,让学生尝试换位思考,如让学生站在春天里小草的角度来写一段话。这样,学生就能充分发挥想象力,换一种视角来进行描述。例如一位学生写的:“春天来了,小草也感受到头顶暖洋洋的空气,偷偷地从土里弹出了头,想要看一看外面世界的变化。他发现身边的花儿红了,河里的水化了。他想着,要赶紧钻出来,跟花儿比一比艳,再酣畅淋漓地喝两口河里的水。因为憋了一个冬天的它,真的无聊坏了,也真的渴坏了。于是它大声呼喊它的兄弟们,一起破土而出。于是,春天真的来了。”由此可见,换一个视角和思维,果然能够让想象力“破土而出”。
(2)强化观察力
小学生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写事物不够仔细。所以,我们要强化其观察力,这也是丰富其素材和情感的一个手段。当观察仔细了,就能获得独特的发现,作为素材,让文章更加独具一格。当观察走心了,情感也能激发出来,就能够让文章情感更加饱满,更具情感的感染力,也更加生动易打动人。例如,观察“蒲公英”,认真观察蒲公英花朵的形状就能发现,它的种子非常密集又非常松散,像随时做着准备被风吹走一样。顿时就能意识到,原来蒲公英旺盛的生命力在于传播种子。进而融入情感进行联想,如我们的民族便如这蒲公英,中华民族旺盛的生命力就在于知识种子的传播。从而进行一番情感的表达,激发学生的真实情感。
(3)注重顺序与修辞
对于小学生来说,掌握描写顺序也至关重要。缺乏写作逻辑是每个小学生都会面临的问题。通过描写顺序,以强化写作逻辑,能够有效促进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在符合逻辑的前提之下,情感流露才更加流畅而真实。其次,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丰富写作的情感,也需要尝试运用修辞。修辞本身就有一种渲染情感的效果,在运用修辞的过程中,能够强化学生的情感感知力,进一步丰富对所表达事物的情感。如,“大家都在看夕阳,把夕阳看害羞了。所以晚霞红得像苹果,跟我害羞时一模一样。所以,我们不要总盯着一个人看,这样他会害羞的。”在逻辑顺序与拟人、比喻等修辞的作用下,这一段落别出心裁,显得十分生动可爱。
三、结束语
写作需要丰富的素材载体、情感引导、想象力支撑,才能让笔下的文章生动感人,言之有物,因此,我们要丰富想象力、强化观察力、注重顺序与修辞,以突破农村小学生作文教学难点,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