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榕江县寨蒿镇初级中学 龙见喜
近年来,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大大推动了科技与社会的进步,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然而,在高速发展的网络技术背后,也存在一些不良的影响。尤其是现在众所周知的“网吧对中小学生的影响”,在各种媒体上,几乎每天都可以看到或听到不少中小学生因沉迷在网络中而离家出走的故事。甚至有人认为,现在最能影响中小学生思想活动的不是父母,也不是老师,而是互联网。这种说法虽然有失偏颇但并非全无道理。网络在中小学生思想教育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夹杂着各类不良信息的网络也给中小学生的成长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一、学生迷恋网络的原因
1.游戏够刺激
中小学生的共性是好奇,网上电脑游戏内容项目浩如烟海,情节惊险刺激,日玩日新,层出不穷,是在现实生活中完全无法得到的超级视听享受,学生一旦沉迷就不能自拔,有的学生宁愿把早餐、午餐钱拿去打机,而饿着肚子上课,有的还堕入了刑事犯罪的深渊……
2.网友能解闷
网络是个虚拟社会,在网上寻友者,大多是精神空虚者。况且,目前独生女子多,平时很少与同龄人交流,他们渴求友谊就只好从网上得到满足。在网上互不见面,假姓名、假年龄、假照片,随心所欲地宣泄和交流心事,从而感到洒脱和开心。
3.家长忽视
在工作和生活快节奏的社会,许多家长只简单过问一下孩子的学习成绩,其他事无暇顾及。有的家庭虽有老人,但代沟不可填补,给小孩的生活有了“任意自由”的空间。
4.社会监管力度困难
网络管理待完善,不法分子利用网络游戏利诱孩子们上网,不健康网站影响中小学生比比皆是,智能手机随时可以上网,中小学生随意点击网址。
二、网络对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双重影响
我国在教育方针中也明确提出要将中小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 劳全面协调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四有”新人。因此,我们试从网络对中小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智力素质 、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探讨网络对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双重影响。
1.网络对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积极影响
思想品德素质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为:网络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中小学生访问这些网站,参加网站开展的各项活动,有助于增强爱国、爱党意识,有助于强化道德主体意识与地位。
智力素质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为:网络的开放性和方便性、内容的多样性和广泛性,为中小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学习空间,大大拓宽了中小学生的求知途径,有助于中小学生开阔视野、促进学业;网络可以为中小学生提供一种自由、轻松、没有压力的学习环境,有助于中小学生培养和发挥创新能力;网络是一个广阔空间,存在着许多新鲜和未知的事物,有助于开发中小学生的潜力。
2.网络对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消极影响
思想品德素质的消极影响主要体现为:网上信息泛滥可能造成中小学生信仰的缺失或价值观的多元化,影响中小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互联网上信息接受和传播的隐蔽性,有可能引起学生道德意识弱化、社会责任感下降;网络交流的隐藏性、无约束性,极容易使中小学生做出一些违反常规的事情,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身体素质的消极影响主要体现为:长时间连续上网会造成情绪低落、眼花、双手颤抖、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焦躁不安、血压升高、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睡眠障碍,有的甚至消极堕落。不良的上网环境也会损害中小学生的身体健康。
心理素质的消极影响主要体现为:长期上网会引发中小学生网络孤独症,人际情感淡漠,对现实社会产生不认可,甚至逃避的心理;“网恋”和网络聊天会引发中小学生系列感情纠葛,导致各种情感问题;网络的虚拟性隐蔽性,会诱发中小学生的双重人格障碍:网络操纵时间失控,还会导致网络成瘾症,使中小学生变得孤独、敏感、忧郁、警觉、不服从社会规范,甚至出现精神障碍等情况。
三、怎样正确看待中小学生上网
这尽管是一个虚拟的空间,但它的方便、快捷、灵活等优点拓展了我们的知识面,给予了我们遨游的空间。它的出现改变了人们传统的思维方法,在我们的生活中给予了极大的帮助;坐在家中即可浏览众多网上丰富的图书收藏;几秒钟内便可收到相隔万里的来信,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自己想知道的信息;通过各校开办的远程教育网了解更多的知识等等。正由于网络的这些优点,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但又有许多人认为中小学生上网弊大于利。的确,网络是一个复杂的东西,它的内部充满各种信息,像反动、暴力、黄色,这类鱼龙混杂的东西太多了,我们中学生自主能力有限,实在难以抵御网络惊人的吸引力。
上网既有利又有弊,关键是看我们自己怎样对待,怎样利用网络,使它更好地促进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利弊的区别在于你如何运用它以及如何合理安排好时间。如果是用于成天打电子游戏,不分昼夜,肯定是弊。如果用于学习,利大于弊。如果用于聊天、游戏,弊大于利。所以我们要正确引导中小学生在内容上要求选择性地上网。